第二十三章

因為有裴辭的囑託趙義昌也掉以輕心,先是查了江光偉的信息,從提交到手裡的身份資料顯示倒是沒什麼問題,在海城高中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




不過成績不能代表什麼,人渣從不限定一種類型。




所以安排知青工作的時候,除了按照正常流程加入秋收的,江光偉還有兩個男知青被派到了一百公里外的河道上游修建灌溉渠。




當年戰士們戍邊開荒最難的就是水源問題,邊疆因為降水少全靠天山的雪水,所以很多地方需要人工開鑿渠道蓄水解決灌溉問題。




從五一年開始大大小小的灌溉渠已經修了不下千條,可是對於廣闊的邊疆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所以農場秋收之後氣溫驟降,冰天雪地的時候這邊就種不出東西,農場戰士們也不會閒著,會繼續紮根在最苦的地方搶建灌溉渠,等著來年天山雪化,灌溉著一片片的土地。




這是從五十年代到現在沒有停下過的腳步,這是崇高的使命可也是最苦又極具危險的。




所以當知青點聽到江光偉被安排去修建灌溉渠的時候都呆住了,按理說他們剛到的知青至少要把秋收收完,怎麼一下就被派去修灌溉渠了。




不過就算再多的疑問也不敢問,不僅是趙義昌不笑的時候那模樣太嚇人,還有就是他們下鄉之前就接受了國家的號召,嘴上喊著不怕苦不怕累……




只是心裡多少有點擔心的,都說新下鄉的知青容易被排擠,是這個原因嗎?甚至有的知青提出了自己疑問。




趙義昌就是長相五大二粗,可心思比誰都細,聽完這話沒有用對待帶兵的嚴厲,反而是講述邊疆戰士們在這篇土地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甚至有的戰士還沒他們年紀大,也不過才十五六。




大家都是響應號召積極來參與建設祖國的,在聽完趙團長的講述,為自己剛才的狹隘紛紛感到羞愧。




紛紛舉起手呼喊著熱烈的口號,表示自己也願意把愛國的心變成實際行動,到最苦最累的前線去接受祖國的檢閱。




這才是新一代有為青年的真正的想法,趙義昌很感動,當即表示修建灌溉渠是會輪班的,這一次沒分過去的,等秋收完會進行輪班的。




所有人都表示會認真勞作堅決不辜負祖國的期望,只有江光偉隱藏在黑框眼鏡之後的眼裡滿是害怕不滿和不屑。




說實話趙義昌從小吃百家飯長大,也練就了一雙察言觀色的火眼金睛,就江光偉這種一看就不是好東西,偏還生了一副傲骨,好似全世界都對不起他一樣。




若是他在聽到自己這個安排時和別的知青一樣提出自己的疑問,他還敬他算個男人,偏偏他什麼都不敢說,只敢躲在陰暗處窺視著所有人,算著不入流的陰暗想法。




果然是陰溝裡的臭蟲,光是一個眼神都不夠光明正大。




————




分配好工作第二天知青點就開始投入到了勞作裡,除了忙著秋收的天不亮就跟著起床號起來領了工具跟著大夥下




地幹活。




分到修建灌溉渠的則是坐上農場往灌溉渠的大貨車,往百公里外的地方奔去。




車上大家信心滿滿,甚至還唱起了歌,只有江光偉默默地站著角落一出,幽暗的眼神裡全是不屑,他才不會傻到幾句話就認為這是一場公平的分配任務。




他覺得那個趙義昌就是看不起自己,一個團長有什麼了不起?




昨天下午他特意出去逛了一圈,順道打聽了一下下午同他們差不多回來的那個軍官,才知道還是個飛行員。




也知道了那個姑娘不僅有一個飛行員哥哥,還有個指揮官哥哥。




原本他以為只是普通軍官,可聽到飛行員的時候心中那個強烈的想法就壓制不住,飛行員啊,就算他不瞭解部隊,也知道飛行員的珍貴,更別提另一個指揮官了。




所以他完全看不上一個農場的團長,說來說去不過是個幹苦力的,他還看不起自己,等自己把人弄到手一個團長算什麼?到時候還不是要來巴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