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翅膀 作品

第10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劉銘華、李明軒等領導人經過反覆磋商,最終決定對情節嚴重的1000多人判處死刑,剩下的30萬人,收押起來,處以勞動改造。

 此時的南洋正在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水利改造、修路等,這些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李明軒正愁找不到人呢,這就送上了門。

 而這些人正好趕上了這個機會,本著充分利用的原則,南洋政府對這些人的判罰都是頂格處罰,最低的年限為 10 年,上不封頂。

 可以想象一些情節嚴重的反動分子,未來一生都要為南洋的建設發光發熱。

 李明軒嚐到甜頭後,更是下發了政令,未來的監獄都要負責一些南洋的基礎設施建設,讓監獄中的犯人為自己的犯罪行為贖罪。

 他認為,這不僅可以為國家節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可以讓犯人們通過勞動改造,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更好地迴歸社會。

 在李明軒的政令下,以後的勞改犯開始了艱苦的勞動,要挖掘土地、鋪設道路、修建房屋等各種體力勞動。

 為了讓犯人們積極改造,南洋政府制定了一項政策:對於情節較輕的罪犯,可以通過勞動來減免刑期。

 而對於那些情節較重,比如被判無期徒刑等不能減免刑期的罪犯,也可以通過勞動表現來調整他們的工作強度,比如從重體力勞動改為輕體力勞動。

 這樣一來,在各種激勵措施的引導下,南洋的各項基礎建設在這些勞改犯的積極參與下,有條不紊地建造起來。

 隨著動亂被平復,南洋的治安情況逐漸好轉,雖然還達不到路不拾遺,至少晚上,居民可以無憂無慮的出門逛街了。

 現在,動亂分子已經被清理,南洋國內剩下的土著都是比較溫順的。

 對於這些人,劉銘華有信心在5年內全部同化他們,讓這些土著完全接受中華文化和價值觀,這時實現南洋的真正和平與穩定關鍵。

 到那時南洋就成為一個整體,南洋再也不是英美等西方勢力通過一些鼓動和誘惑,就能導致內亂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