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84 作品

天降大任 流落天朝遇救星

君臣趁天色未晚倚仗著金劍,將幾尾稍大的卡主魚製成木魚,用木棒支撐,懸掛在海灘吹晾,如此這般在海邊耽擱了三天,第四日晨,二人方整備出發。



兩人向南走去,打算先拜會這氣勢不凡的山峰,隱約覺得這裡神秘莫測,一定有不少帝王在此棲居巡遊過。走不多遠,忽然從前面山岩礁石背後轉出一個人來,兩人一見吃了一驚,忙後退幾步站定。



原來眼前之人,正是索命追趕而來的源為朝,此人也算經歷坎坷,幼遭厄運、被父親拋棄,隨母親四處飄流,後渡海到薩摩國居住,因箭術過人,得到當地武士阿多平四郎的賞識,併成為阿多平四郎忠景的女婿。



誰知源為朝狂妄不羈四處招惹是非,因參與保元之亂失敗被擒險遭砍頭,後雖然免死卻成廢人,流放途中幸虧遇見滄波道收留,不僅醫好殘體還教會他一身功夫。



源為朝歷盡苦難尤為勤奮,不但將鑑真帶去的各類醫藥武學經卷通透,還練成了為數不多的隱身功,加上少年時以海為家,一身鬧海戲水的本領無人能及。此番雖在風暴大海里遭遇意外,然而有幸抓住一塊斷木,浮渡茫茫大海終於也上了岸,只是前後比留求君臣稍遲兩日。



源為朝猜測留求君臣二人離此不遠,想趁勢一勞永逸地除掉以絕後患,只是他雖精通漢學但因口語不熟,不敢拋頭露面四下打探,自信留求君臣一定寄居在此山上,因此連日來在嶗山附近守株待兔,小心遊蕩打探,果不其然還真讓他等到了。



天朝求援只差一步,微生忠承對留求王說:



“此山巍巍有王者之氣,必能震懾海賊,陛下先行,只需輕呼,此賊必難逃天網。”



微生忠承說完跨出一步,將留求王擋在身後。



源為朝一聲冷笑,右手拔出腰中長劍,狠狠地刺入腳下堅硬的沙石中,搖頭晃腦自言自語:



“天如滅汝無須圍堵,什麼留求王?此後盡歸我源氏一族!你等在此常伴青山,亦不失一明智歸宿。”



說完兩腳一蹬劈掌而下,直擊天孫龍華面門,微生忠承也一躍靠近主人,兩人肩並肩、互成倚角狀。



天孫龍華早就抽出寶劍,神情專注誓死以對,一見掌鋒襲來,身形微側、橫劍上削。源為朝心有預料,掌勢略收、袖衣急速飛出,一下子纏繞住、天孫龍華手中的金劍。



天孫龍華自恃金劍無比鋒利、毫不膽怯,揮劍斜抽跟著身子背倚,劍柄直沉劍尖上挑,使出朱寬所教授的《大隋劍法》中,最豪放的招式‘疾風勁草’。



微生忠承也一併強攻,使得全是融合了朱寬所傳承下來的擒拿格鬥為主的‘首裡手’【即今日之空手道】。



寶劍鋒利無比,將源為朝衣袖割斷為兩截,雖然源為朝使出的是“柔術”中的上乘功夫,借力越過天孫龍華頭頂時,卻也是驚出一身冷汗,自忖此招太過兇險,同時避過微生忠承側擊,翻轉一腳踢向天孫龍華後腦。



天孫龍華心知不妙,微微前傾雙手抱劍旋轉,終因腿部有傷行動不便,左肩中了一腳雖痛徹肺腑堅忍未避,卻也切掉了源為朝褲腳和鞋後跟,面對強敵主僕二人都使出渾身解數。



源為朝也嚇得不輕,沒想到這留求王的劍術造詣絕非等閒,當初在留求島上空手過招並未見有甚特別,一群人被自己殺的哭爹叫娘無處逃生.



眼見金劍擋道,且二人俱以性命相搏,而自己一時輕敵,竟為對方所乘險釀大禍,嘴角微斜惡念催生神功,後悔不該與之周旋而以絕技斬殺,省卻這多前後糾纏,是以‘深吸一口氣,身輕百如意,氣貫長風穴,來去化無跡。’這是隱身術要旨。



隱身術源起少林達摩佛祖,五代初已經失傳,鑑真和尚聰明伶俐,幼年在大雲寺出家,後來遊學於長安實際寺、嵩山少林寺等,尤其精於佛經及醫經,於經脈穴位氣功有獨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