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84 作品

天降大任 崑崙劍真章




良久,掌門復傳言弟子:“鳳兒,你們一起過來。”



鳳兒三人早已功滿,這幾日正研練‘靈犀一點通’,此功乃太師父孟靈冰自“天地重生功”感悟而出,十里之內,險惡之靈、難以蟄伏,百里之內,風吹草動、明察秋毫,本門弟子縱千里之外,其所欲所思所言,亦瞭然於心。



這‘靈犀一點通’也叫‘一點通’,脫胎於靈犀功,是崑崙派弟子,跨域彼此傳達思想的奇術之功,視聽幻像頗為詭異、也極為難練,並非真正意義的臨場視聽,實質是元神在運功之際,瞬間飛越並蒞臨目標所在,是幻影輔助的心靈默契交流。



即便三姐妹潛心修行數月,也沒有人修煉的完美,首徒鳳兒的視聽術靈敏度尚可,稍遜掌門鮮至柔,而凌兒是聽術敏銳強於視術,夢兒則視術敏銳強於聽術。



崑崙派的靈犀功與蓬萊派的穿邃功,可謂異曲同工各具其妙,但蓬萊派的穿邃功,卻不是修煉元神脫體,這或許與兩派的開山宗師、在元神脫體上的利害認識有關。



蓬萊仙客以為,元神脫體身體的安全、極易受到外界的威脅,如運行保護不當會危及自身,後果無法收場。當然崑崙派的師長、也會告知門下弟子,靈犀功必須在極其安全的環境下展開,施行的目標最好就是防備的目標。



而今三姐妹靈犀功激發,元神正沿路自由徜徉,瞥見師父微笑點頭,連忙收功直奔摘星閣。



“本門玄功你等既已練成,我自釋然,唯望勤悟精習,方使弘揚我派流傳百代,切記!”



“弟子謹記師父教誨,不敢有忘!”



“你們上山有十多年了,這其中本門基本功法耗費近六年,重生功和輪迴功,又用去了四年多時光,好在這一切已經算是卓有成效了,除了劍藝尚未通曉見識,為師已無所教,所以自明日起,你們將習練本門劍術之總《流星漱玉劍》。



此劍法系祖師爺開創,攻守交錯、縝密凌厲,以守勢起招、以攻勢收局,有不少出人意料,中間行雲流水、自由揮灑,實屬疏敵、迷敵、誘敵之招,是本門後發制人的典範,當細心品味,屆時為師在翛然閣指點,現下,你們也可去文書館、研讀此劍譜。”



至柔言畢,起身緩步而去。



次日一早,三人已在冰玉池坐功一週,而後鮮至柔略略陳說,有關崑崙派劍術的來源,以及一些要點彙總,從最初的三十六式無為劍,及八十一招八卦掌。



在講解到以掌代劍即‘掌劍’時,至柔特意強調,因本門宗旨是學劍不用劍,劍乃利器不得隨意開啟,所以封劍飛雪臺,因此掌劍應運而生。



“掌劍乃我天涯玄妙門獨有,武林中不少門派雖然有形意劍,即有劍之形意而無劍之實體,但與本門的掌劍有所不同,掌劍的功底便是本門的陰陽輪迴功,說到底其實是一種運氣法門,運氣於指掌臂三段,整個手臂被至陰之氣功循環貫通,堅硬不輸金石之物,卻比之更為靈巧更能幻變,所以能以掌代劍,天涯玄妙門所有劍式皆可轉用。”



三人聞之皆點頭稱是,至於後來說到‘流星漱玉劍’等,其實姐妹三人早就熟讀,自小便有倩姨教習諸如《詩經》、《樂府》、《千字文》之類。



即便如流星漱玉劍、電光劍、霜華劍、驚雷迷霧劍、疾風驟雨劍、卷雪萃冰劍等,載入劍譜也、只當是識字課本而已。



皆因天涯玄妙一門以功主劍,故對於劍術則應驗無功亦無效,有功方有效,功效能雙全。縱然劍譜被盜,亦無大礙,而天玄之功,則是師徒言傳身教,雖錄有文字,然不置文書館。



且習練之時,猶需師長指點,以防備入魔不測,蓋此功兇險無比,故始有幾多風險幾多神!



劍譜耳熟能詳,習練也就事半功倍,至柔當即吩咐:“凌兒!取玉劍,劍在翛然閣四角玉柱扶手之中。”



翛然閣高兩丈有餘,長寬皆三丈見方,是由兩層玉石構築而成,全無半點土木雜物,東向兩側玉柱,有祖師爺親書一聯。上聯是:天火流星,天涯道得翛然閣,下聯是:神風漱玉,神劍緣歸飛雪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