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一小舟 作品

第六十章 正兒八經的第一桶金

 於是這一下午,麥種加上脫粒機,一共賣了三百多兩銀子。 

 江一舟有了這筆錢,立馬就給安排上了。 

 木工坊,小麥以及其他糧食的粗加工坊,翻地,準備下一輪的種植。 

 就剛剛,因為賣出去十多臺脫粒機,她又收穫了上百點的功德。 

 現在已經累積到了六百多點。 

 江一舟估計,若是把這些小麥都賣出去的話,應該能達到1000功德,便能兌換到改良的玉米種子了。 

 之所以一千功德就能兌換,是因為這裡有類似的種子,但長得非常小,就像高粱杆子一樣,玉米包比拇指大不了多少。 

 唯一優點是,這個相比麥子稻子而言更方便管理。 

 基本上很多農戶都是直接把種子丟土裡,用腳踩一下就行,然後就看天吃飯,等收穫的時候再去。 

 有玉米包就掰下來,沒有就直接砍了杆子回去當柴火燒。 

 種子本身比較差,加上如此粗獷的管理,能豐收才怪。 

 江一舟打算把這一高產作物先推廣出去,主要是現在土地空出來,這個季節種這個比較合適。 

 當然,如果有的選的話,她肯定會選擇更高產的紅薯。 

 可直到現在,江一舟也沒看到類似紅薯的作物,所以其兌換價格仍舊是4000功德,一個子兒都沒少。 

 第三天,雲山附近的人前來詢問種子和脫粒機。 

 江一舟按照約定,三文一斤,最多十斤。 

 畢竟大家拿回去種一年至少也能收穫好幾百斤,還少的了種子? 

 而從外地慕名而來的,一律十文。 

 有的還在觀望,而有的則直接下手。 

 江一舟知道,自己從開始種植木薯麥子的時候,就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這裡。 

 這些直接下手的,都是把這裡情況調查清楚了的。 

 大部分是福松鎮周圍的地主和商人。 

 江一舟這一天賣出去兩萬多斤,收穫兩百多兩銀子。 

 第二天第三天,來的人更多了。 

 那成山的麥子還沒等到入庫,就銷售一空。 

 回籠資金近一千兩銀子。 

 脫粒機也全部賣出去了,獲得銀子一百多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