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撈人

 距離皇冠酒店不到兩公里,是墨爾本的唐人街。墨爾本十九世紀末在南半球大名鼎鼎,有個美稱叫“新金山”,和美國的“舊金山”一新一舊遙遙對應。

 所謂的“金山”,那和金礦就有些關係了。新金山的繁榮起始於金礦開發,和美國西部淘金熱一樣,澳洲發現有黃金之後,大批的白人、華人、太平洋島國黑人在19世紀跑去南澳淘金子。

 和許多老掉牙的故事如出一轍:華人聰明能幹,懂技術會看金脈,還沉得住氣吃得了苦,慢慢混成了氣候。白人挖金子大多則像猴子掰苞米,挖幾把沒看到行情便換個地方挖,佔的地方大,得到的收益小。黑人最笨,啥也不懂,一般是在礦山充當雜役。

 等到新金山華人的金礦開發總量佔比超過70%的時候,澳洲終於爆發了排華風暴。擁有強盜基因的盎撒人挖金子不行,殺人放火打劫卻是一流,他們還善於制定各種法律法規,開始明火執仗地打劫華人的財富……經過數次排華風波,新金山的華人被收拾了個乾淨,有能耐的華人跑路,剩下的華人成了溫馴的綿羊苟延殘喘寄人籬下。

 所以,所謂的墨爾本華人街其實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崛起的產物,澳洲白人從中國人日益豐厚的錢包中看到了商機,決定重振唐人街。眼前的這條唐人街就是基於這個背景下的復刻品。

 舊舊的樓房都不高,四五層的建築居多,狹窄的街道遠不如廣惠的牌樓街那麼宏大氣派。倘若不是街道兩邊的商鋪懸掛著古色古香的繁體字招牌和一些紅燈籠。這個唐人街和普通的歐洲老街別無二致。

 馬逸明站在唐人街的牌樓下思緒紛飛。100多年前,這條街上行走的都是些留著辮子任人欺辱的羸弱先輩,現在,風水輪流轉,祖國強大了……誰敢在中國人目前動拳頭,非揍得他滿地找牙不可!

 馬逸明還沉浸在歷史的回顧與感慨之中,伊姆蘭拎著兩瓶茅臺匆匆地趕上前來。

 “哈里,發什麼呆,走啊!”

 兩人往前緊趕幾步,走進一家中國飯店,上面的招牌是:李師傅川菜館。

 餐廳裡客人不多不少,有個四五桌,都是東方面孔,只有伊姆蘭一個老外特別顯眼。看來這華人街做生意還是以賺中國人的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