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楊廠長杯子一端,向眾人示意道:“來,喝酒喝酒。”

幾人碰杯再飲之後,楊廠長說道:

“老李你就是太小心。哪怕機關食堂都歸他管,也就是個股級部門,用得著這麼思前想後嗎?

指標我給擠一個,部裡再要下來考核,你給他報上去。

給他隨便提個什麼小組長,沒合適的就新成立一個。沒名堂的事兒,這兩年幹得還少嗎………”

…………

在工廠講究“大而全”的年代,廠裡的後勤部門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軋鋼廠後勤部門的年終總結會,來的科室部門之多,叫人歎為觀止。

什麼採購、勞衛、運輸、工程;廠屬幼兒園、廠屬小學、廠屬工人夜校;印刷廠、汽水廠、招待所、職工宿舍;各個食堂,各個澡堂,各個工人福利社,這還不算一些小型常設或非常設的部門。

儘管參會的只是班長級別以上的職工,廠小禮堂還是擠得座無虛席。

小禮堂裡禁止吸菸,又怕茶喝多了要去廁所,傻柱擠在王主任和廖師傅中間蜷著身子,丟盹打瞌睡,盼望能在迷迷糊糊中把會議熬完。

臺上一個部門的領導講完,換另一個領導講,一波領獎的工人上臺,又換另一波工人領獎,走馬燈似的熱鬧。

與己無關,自然不會關注。機關食堂一行三人都已經進入半夢半醒的混沌狀態。

都快要入夢的王主任,突然聽到臺上麥克風裡喊到何雨柱的名字,趕緊推醒了傻柱。

傻柱迷瞪著眼睛被人叫了主席臺,工作人員給他胸前別上大紅花,和幾名工人一起領取了後勤部門先進工作者的獎狀。

後勤上和生產及科研部門不同,少有突發性立功授獎的機會。

部門級的年度先進,雖然比不上廠級先進的榮譽等級那麼高,但卻是提工級、升工資檔位的先決條件。

名額就那麼幾個,各科室的實權人物,往往提前幾個月就會溝通好具體名單,這也是廠裡後勤部門多年的傳統。

傻柱在臺上領獎,臺下幾個食堂主任都是一臉懵,彼此相互交換著眼神。

領了張獎狀過後,不明所以的傻柱正要跟著下去,卻被主持流程的後勤處幹事叫住,讓他稍等一下。

工作幹事讓傻柱在大會上發個言,作為先進工作者,談一下自己今年的工作展望,向組織上表個決心。

一看傻柱竟然要在臺上當眾發言,王主任連忙用手捂住半邊臉,心裡不斷嘀咕著:“千萬別在臺上胡說……”

有幾百名觀眾的脫稿即興演講,還有內容限定,拿這個年代的眼光來看,頗有些難度。但在五、六十年後,不過是中學學生會幹部的必修功課。

傻柱只是稍微調整了一下麥克風的角度,毫不猶豫張嘴就來。

聲音響亮,條理清晰。幾項關注,幾個狠抓,幾個嚴格,幾點希望。

確保什麼落到實處啊,掀起什麼的新高潮啊,要清醒地認識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