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李恆看向費倫,“你知道接受一個人的記憶和思維代表著什麼嗎?”

 “看似是意識的融合,或者說只是接受一段記憶,可實際上,卻是將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

 “人的性格有多半是記憶賦予的,一個孩子生在一個扭曲的家庭裡,後天的影響,讓他的性格也變得扭曲。”

 “如果這個時候讓他接受了一個幸福家庭孩子的記憶,他就相當於是重新過了一遍童年,乃至於人生。”

 “若再加上那個人的先天性格,這個人就已經不再是原本的那個人了。”

 費倫·巴治道:“或許就如你說的這樣,但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知道的多,見識的多,總是一件好事,它只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變得更加完美。”

 李恆看向巴治,“聖人古之有言: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其意思為,委曲反能保全,繞彎反能直達,低窪反能盈滿,陳舊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知道嗎,有時候得到的多,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費倫聞言笑道:“那你們聖人挺有先見之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