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 作品

第84章 大忙人

 封建王朝,人們對於這四字總是有著不同的理解。 

 如果用一個詞來精準的體現其“特色”的話,那就是那就是“等級”,人們是被劃分等級的。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政治環境,處於等級最上方並不是同一群人,可能是天潢貴胄,可能是文人,可能是官員,也有可能世家,可能是賽羅,但是處於等級最下方的,永遠都是百姓,這一點從未改變過。 

 王朝興衰,改朝換代,不知英雄、梟雄出了叫百姓翻身的口號,一呼百應,結果等這群人利用完了百姓後,百姓才反應過來,翻身倒是翻身了,他媽的三百六十度翻身,又趴地上了,和以前一個鳥樣。 

 就說如今的大康朝,百姓的家被拆了,朝廷徵用過來要建蓋。 

 那麼朝廷會對百姓進行補償嗎? 

 當然會,又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總不可能直接給百姓宰瞭然後將屋子都拆了吧,總要講法,講理吧。 

 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並非如此! 

 因為有制度,因為百姓是處於等級的最下方,制度要求百姓必須吃虧! 

 朝廷要這塊地,不存在商量這一說,來的甚至不是官員,而是“吏”,帶著幾個衙署衙役的吏,天黑之前滾蛋,你要是不走,那你他孃的就是釘子戶,就是尋…就是阻礙朝廷發展大計,這是犯法的! 

 工部張巡專門負責這事,和特麼京兆府都快成戰略合作伙伴了,百姓不搬走就全部抓了,抓到京兆府大牢,關上幾天就老實了,不老實就一直關著,不能問罪名,一問就是刁民,再問就是亂民,還問,那就永遠成罪囚了! 

 這不是張瑞山的鍋,甚至不是朝廷的鍋,而是制度,階級,以及規矩造成的。 

 “大量田地,數十處,都被他吞了,原本都是百姓的地產。” 

 齊燁臉上也看不出個喜怒:“欺上瞞下,朝廷徵用了地,他再弄到自己手裡,明顯是不符合規矩的。” 

 張瑞山搓著牙花子,事是這麼個事,可這也沒觸犯律法,沒辦法僅憑這件事去抓一個工部官員。 

 七品主事,品級不高,可要說是個上不來臺面的小人物吧,也不是,六部衙署中的官員,工部就是再沒什麼朝堂話語權那也是六部之一,一旦事情鬧大了沒準就要拿到朝堂上議一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