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 作品

第207章 沉默的真相

 散朝了,百官出宮。 

 不出一個時辰,事情傳的沸沸揚揚。 

 先說各衙,各衙署之中都認為陳尚錦是被冤枉的。 

 陳守義不過是個區區從七品的校尉,和陳尚錦沒有任何糾葛,應該如他所說只是聽到了流言蜚語。 

 流言蜚語又是從營中傳出來的,軍中的丘八不都這樣,喝酒之前,他們是京城的,喝酒之後,京城是他們的,什麼話都能說出來。 

 再者說了,當年陳尚錦只是一營“督軍”,敵軍收買他根本沒用,就算他頂著個軍器監的職位,想要乾點什麼見不得光的事也很難操作,軍中都缺少軍器,他要是敢倒賣的話,不會沒人發現,不倒賣軍器就是告知邊軍謀劃。 

 可還是那句話,他只是個一營“督軍”,戰略謀劃他根本參與不進去,也不會有人告訴他,銳營擔任的是防守之職,即便出關也是如此,敵軍沒有收買他沒有任何價值。 

 這是各衙的反應,大多覺得陳尚錦是冤枉的,七八成吧,都這麼認為,剩下兩三成,那完全是吃瓜看熱鬧的。 

 再說士林中的反應,雖然沒上朝,瞭解到的消息也是被傳播、扭曲了無數遍,可士林中人畢竟是讀書人,相比尋常普通人有著更多的辨別是非能力,互相交流了一下,關於陳尚錦當年是否通敵一事,最終得出了兩個結論,至少推測出了一般真相,一,陳尚錦當年通敵了,二,陳尚錦當年沒通敵。 

 最後再說民間的反應,關於百姓得知了這件事後,然後,然後開始研究中午吃點啥,以及能不能吃上點啥。 

 不管外界反應如何,宮中肯定是重視的,太子少師季伯昌主動請命,離宮後帶著禁衛前往了城外,還不是去一個營地,而是去了很多處營地,試圖找到一些當年在邊軍、在銳營服役的老卒。 

 都過去這麼久了,能不能找到全靠運氣,而且很多邊軍都是生是邊軍人,死是邊軍魂,鮮少有被調任京中京營的,即便能調任,他們也不會這麼做。 

 值得一提的是,京兆府也跳出來了,主動張貼告示,尋找當年在邊軍或是銳營的卸甲老卒,試圖為太僕寺少卿陳尚錦以證清白。 

 隨著京兆府的介入,事情傳的越來越廣,鬧的越來越大,幾乎到了無人不知的地步。 

 與此同時,兵部衙署,下柱國孫功的班房之中,陳守義低著頭,被噴了一臉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