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順芬 作品

第6章 魂魄歸來

 “鐺~鐺~鐺~~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鐺~鐺~鐺~~關好門窗~防賊防盜……鐺~鐺~鐺~……” 

 姣姣月色下,穿著青色衣服的更夫一路敲著竹梆子,拉長的聲音清亮,清亮的聲音穿過大街小巷,走走停停在喊一喊! 

 很快就走到了離侯府不遠的地方,侯府並不在真定府內,而是離真定府很遠的一個小縣城! 

 唐縣! 

 唐縣原本人煙稀少,又加上邊境極不安穩,時有敵國偷襲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後來朝廷派安定侯姜延昭來鎮守邊關,唐縣才慢慢繁榮起來,也慢慢有了打更人,而姜家侯府就建在離唐縣不遠處山坡下,與唐縣遙呼相應,四周並無百姓居住。 

 安定侯姜延昭給子孫留下一句話,賊人想入唐縣,須踏平姜家院子。 

 唐縣的盡頭就是姜侯爺鎮守的邊關,著名的倒馬關。 

 倒馬關就是姜家六郎所把守的關口。 

 倒馬關還有一個著名的地方叫插箭嶺,聽說插箭嶺的得來還有一個非常傳奇的故事,被唐縣的老百姓津津樂道,幾代人口口相傳。 

 先帝時期金兵像蒼蠅一樣貪得無厭,歷年來,常常騷擾邊關百姓,搜刮民眾財物! 

 雞鴨鵝豬狗羊見了就搶,搶了就跑,跑了再來,雖然侯爺來一回打一回,但是邊關百姓依然疾苦不堪! 

 侯爺與士兵們疲憊厭惡的情緒與日俱增,而先帝一致求和,並不主動宣戰,侯爺只能鎮守邊關求得安穩,偶爾嚇唬打壓一下,並不能對金兵真的動手,侯爺其實非常不甘心邊境被騷擾,於是侯爺與金國去談判,談判地點就設在倒馬關。 

 結果談判的時候又因為邊界問題雙方意見不同,經過幾天幾夜的爭吵,最後終於達成了協議,就是由姜侯爺站在談判的地點,面向北邊射上一箭,箭頭落在哪裡哪裡就作為邊界。金國代表十分高興,認為這是一次好機會,也是一次勝利的談判。 

 金國代表心想:“ 就是姜六郎弓法再好,一箭又能射多遠?”第二天在雙方的監督下姜六郎開始射箭,只見姜六郎把弓拉得滿滿得,“噌”得一聲,箭頭鑽雲穿霧直向北邊飛去,接著姜延昭的副將和金國代表前往北邊尋箭。 

 副將派親衛加快腳步,快速一路向北奔走,金國代表緊隨其後,走出三四十里地也不見箭影。 

 這時金國代表說:“我們還是走慢一點,每個地方仔細查找才是,以防遺漏。”親衛說:“你有所不知,我們姜侯爺臂力過人,恐怕走幾個來回,也不會遺漏。” 

 於是,幾個人從倒馬關向北邊走出大約七八十里,在一個山嶺上終於發現那支箭歪歪地插著。 

 幾個人做好記號,返回了倒馬關,向侯爺及金國使臣彙報了箭射中的地方及結果。 

 金國大將元奴兒聽了回報大吃一驚,怎麼一箭會射那麼遠!只是因為有話在先也不好反悔,只得以那個地方作為大周與金國的邊界,而且在雙方監督之下在那裡立了一座界石碑。 

 從此以後邊境安定,百廢待興,老百姓的日子才漸漸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