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弟應成明君

 八月二十一,萬事皆不宜。 

 夕陽西下,宮門即將關閉,但乾清宮外仍然熙熙攘攘,京城的貴族和有權入宮議政的大臣們齊聚一堂。或許是顧慮到會打擾天啟皇帝的休息,乾清宮外的人群一片寂靜,只有幾位身披紅袍的老臣在低聲交談,憂慮之情顯而易見。 

 不久,緊閉的乾清宮大門從內向外緩緩開啟,走出一位身穿緋袍的太監,先環視了一遍在場的人,然後高聲宣佈:“奉旨,傳內閣、六部九卿及英國公張維賢入內。” 

 話音剛落,乾清宮外的低語聲瞬間增大,不少老臣面色憂慮。紫禁城內沒有密不透風的牆。 

 天子朱由校的健康狀況早已不再是秘密,連京城裡的平民百姓都略有耳聞,更別提他們這些朝廷重臣了。這使得乾清宮外的低語聲越發響亮。 

 ... 

 ... 

 首輔黃立極引領著群臣小心翼翼步入乾清宮的暖閣,他的眉心微微皺起,幾乎難以察覺。不但室內的“草藥氣息”更加濃重,連那些原本喜慶的裝飾也被悄然撤去。周圍伺候的宮女太監表情莊重,唯有深藏暖閣中的御榻依然引人注目。 

 御榻上,天啟皇帝朱由校氣息微弱,強撐著睜開雙眼,此刻他已無法像以往那樣倚靠在榻上,面色憔悴得駭人。 

 平日裡威風凜凜的“九千歲”魏忠賢此刻彷彿被抽走了所有力量,低頭垂首,挺直的脊背也彎了下來,整個人無精打采,甚至未曾抬起眼看一眼進殿的眾人。 

 沒有以往的高聲歡呼,黃立極等人默默地向榻上的天子鞠躬行禮,每一個動作都嚴謹無比,比平時認真得多,就連最苛刻的禮部官員也無法挑剔。 

 眾人行禮完畢,黃立極等人靜靜地站在朱由校的榻前,等待天子開口。儘管無人言語,暖閣中的氣氛卻如同凝固一般,讓人呼吸都覺得壓抑。 

 “由檢呢……” 

 片刻後,朱由校用盡全身力氣,從唇齒間擠出這幾個字,聲音雖微弱,但在黃立極等人耳邊清晰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