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子之犬

 八月二十五日。 

 因事態緊急,信王朱由檢已在百官的勸說下,於昨日在皇極殿正式接任,定年號為“崇禎”,成為大明第十六位皇帝。 

 已故皇帝朱由校的棺槨已被移到專供停放皇帝靈柩的仁智殿,朱由檢名正言順地入駐象徵大明最高權力的乾清宮。 

 此時的朱由檢倚在宏大龍椅的一隅,凝視著手中的奏摺,神情深沉。這份奏摺來自內閣,關乎先帝朱由校的身後事宜,提議賜天啟帝“熹宗”之號。對於兄長的身後事,朱由檢近兩日確實費盡心思,自秦始皇統一華夏以來,未曾有帝王採用“熹”這樣的諡號。然而,“熹”與“僖”音同,唐代那位引發黃巢、王仙芝起義,使大唐分崩離析的李儇,最後便得到了“僖宗”的稱號。 

 回憶起兄長在位的那些年,外有遼東局勢動盪,內有土司叛亂,白蓮教也在天啟二年于山東發動起義,其首領徐鴻儒自封為中興烈帝。天啟年間,的確充滿了“內憂外患”,兄長能得“熹”這個中性的諡號,也算是對自己皇嫂的一個交代。 

 朱由檢輕嘆一聲,拿起硃筆,在內閣的奏摺上猶豫片刻,終於落下筆墨,然後將其擱置一旁,臉上的神色變得深沉。“陛下……” 

 見朱由檢心情低落,親信太監王承恩雖不想打擾,但想到天子的吩咐,還是鼓足勇氣,低聲呼喚。“嗯?” 

 聞言,朱由校慢慢開啟雙眸,目光掃過身邊這位與他共赴“國難”的老太監,眼神中交織著複雜的情緒。 

 崇禎十七載,李自成的起義軍攻陷了明延的京都,崇禎皇帝在一根傾斜的樹幹下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時,陪伴他走到生命盡頭的,唯有這位白髮如雪的老太監。 

 "陛下,魏公公已到……" 

 即便隨著朱由檢的地位攀升,身為信王府總管的他也隨之提升,但在權勢滔天的魏忠賢面前,王承恩仍感到自身的氣場不自覺地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