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東方勢力崛起

 九月十九,天色晦暗。 

 黃昏已過,夕陽緩緩下沉,崇禎皇帝獨自站在乾清宮的暖閣裡,凝視著窗外陰鬱的天空,沉默不語,情緒低落。 

 自從朱由檢登基以來,曾因“雞犬升天”受寵的司禮監太監王承恩也皺緊了眉頭。見皇帝遲遲未作回應,他小心翼翼地彎腰拾起散落在地的奏摺,一一放回桌案上,以免打擾到沉浸在思緒中的大明天子。 

 隨著曹化淳晉升為御馬監提督,整頓豹房及騰驤四衛,天子與朝臣之間的蜜月期宣告結束。 

 近幾日,一度收斂的六部言官再次活躍起來,針對“閹黨”的奏疏如同飄雪般湧入乾清宮暖閣。 

 更有甚者,直接將批評的箭頭指向登基未滿月的天子,提出“遠離權宦”,“拆除豹房”,“淨化朝廷”,“請韓鑛入京輔政”,字字尖銳,毫不退讓,令王承恩心驚膽戰。 

 朱由檢在窗邊長嘆一口氣,回到桌案後,面對堆積如山的奏摺,臉上流露出深思的神色。 

 他固然預料到自己的行為會引起朝野的非議,卻沒料到朝臣們的反彈會如此激烈。 

 唯一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包括首輔黃立極在內的四位閣臣始終保持沉默,就連以“忠誠”和“直言”著稱的李國普也沒有任何動靜。 

 如果說這些言官的奏疏只是小風波,那麼三天前“閹黨”內部的衝突則徹底引爆了“淨化朝廷”的高潮。 

 九月十六,身為閹黨成員的南京通政使楊所修彈劾兵部尚書崔呈秀,指控他勾結權貴,違法亂紀,要求立即交付三法司審理。 

 崔呈秀身為兵部尚書,是魏忠賢的心腹,被人們稱為“閹黨五虎”的首領。 

 同一天,又有監察院御史參劾首輔黃立極,指責他支持閹黨,枉殺遼東經略熊廷弼,辜負了首輔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