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遼東困局

 等到眾人進入乾清宮的暖閣坐下,朱由檢才開始仔細端詳這位史上最“憋屈”的遼東巡撫。 

 按照歷史的原有軌跡,眼前的太僕寺少卿會在兩個月後因“寧錦大捷”晉升為遼東巡撫,並整頓遼東軍隊,他在任上盡職盡責,與士兵同甘共苦,興利除弊,修訂制度,成績斐然。 

 然而崇禎元年剛過,寧遠城的局勢就發生了變化,士兵與官員之間的關係變得劍拔弩張。 

 那時朝廷正處在清除“閹黨”的關鍵時刻,東林黨官員忙於清除異己,無暇顧及遼東戰事,導致戶部數月未能按時發放軍餉,最終在崇禎元年七月引發了影響整個遼東局勢的“寧遠兵變”。 

 由於長期欠發軍餉,加上一些官員腐敗,一些士兵自行組織起來,將遼東巡撫畢自肅和遼東總兵朱梅捆綁起來,對他們施以暴力。 

 後來經過兵備副使郭廣的調解,又從當地富商那裡籌集了一些銀兩,先支付了部分軍餉,才將這兩位文武官員從叛亂士兵的手中“贖回”。 

 遭受這次打擊後,遼東巡撫畢自肅自覺辜負了天子的信任,最終選擇了自縊身亡,與十多年後在“甲申國難”中輕易投降的文官形成了鮮明對比。 

 儘管畢自肅一身書生裝扮,但由於常年風吹日曬,他的皮膚略顯黝黑,再加上魁梧的身軀,反而更像一位武將。 

 坐在案牘後的朱由檢微微點頭,滿意地問道:“畢卿這一路辛苦了,遼東當前的局勢如何呢?” 

 “稟陛下,我軍士氣高昂,勇猛無畏,個個渴望早日收復遼瀋,恢復故土。”畢自肅連忙起身,一臉莊重地回答。自古以來,君臣之間的猜忌就是邊疆地區的一大隱患。 

 目前建州女真的勢力強大,遼東剛剛取得的勝利來之不易,理應抓住此良機,把遼東的局勢詳盡稟告給坐在文書後的天子。 

 只有中樞穩固,前線士兵才會勇往直前。 

 "很好,很好,愛卿功不可沒。" 

 看著面前堅毅的文臣,朱由檢的讚賞之情更甚,目光也變得更為慈和。 

 "陛下過獎,全賴袁大人調度有方,微臣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