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蓄勢待發〔上〕

 雖然前幾天,紫禁城已經發布了聖旨,任命畢自肅為遼東巡撫,朱燮元被奪情起復為四川巡撫,七旬老臣張鶴鳴被召回京城。但最近,京城的大街小巷中突然充斥著不少質疑的聲音。 

 聽說女真族的敵人們正在暗中策劃,遼東的畢自肅似乎無法勝任重任,也有人懷疑貴州的土司只是假裝歸順,如果沒有張鶴鳴在四川坐鎮,恐怕會引起更大的動亂。或許有人在暗地裡煽風點火,這些流言如野火般蔓延,不僅街頭巷尾的百姓熱議紛紛,朝廷中的官員們也神色憂慮。 

 在這個緊要關頭,許多朝廷官員上奏天子,請求暫時擱置整頓京營的計劃,將所有可用資源全力投入到遼東和西南邊境的防禦。然而,新登基的天子並未接受過帝王的教導,他並未因這些謠言而中斷對京營的整治,每日依然派遣使者向兵部詢問進度。 

 前兵部尚書崔呈秀因“畏罪自殺”,在一些顯赫貴族的暗示下,群龍無首的兵部找了個“積弊已久,需慢慢解決”的理由來敷衍天子。對此,深居皇宮的天子雖未明確表態,但京城的貴族們心裡明白這只是權宜之計。況且,由於京師貴族的影響力有限,加上南京兵部尚書王在晉已正式回京,儘管尚未正式接管兵部,但在天子的壓力下,兵部的官員們已經開始在貴族不滿的目光中核查兵籍。 

 ... 

 ... 

 在乾清宮的暖閣裡,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揹著手,敬畏地注視著案後的天子。儘管他從政經驗豐富,曾在朝鮮戰場上出生入死,但此刻他眉頭緊鎖,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深知,京城的貴族們雖然已被寵壞,但他們手中的財富足以收買大量家丁。京營中有多少士兵受到過這些貴族的恩惠,背後是綿延百年的複雜關係。然而,駱思恭不敢違逆天子的意願,畢竟錦衣衛是天子的親軍,他也不願就此沉寂。因此,他硬著頭皮,去調查那些看似胸無大志,實則如豬狗一般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