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叛亂

 十月十三,深夜。 

 或許是京城謠言日益囂張的原因,原本應駐守在京營的權貴們都紛紛回府“養病”,多日未曾巡查營地,就連名義上的京營總督英國公張維賢也只是白天敷衍兵部官員,不敢在京營久留。 

 各領軍權貴的微妙態度,加上營中愈演愈烈的流言,讓京營士兵們人人自危。那些與權貴有親戚關係的士兵還能保持鎮靜,相信朝廷裁員不會波及到他們,但許多依賴微薄軍餉養家餬口的士兵則陷入了恐慌。 

 忠誠於朝廷的將領們看在眼裡,急在心頭,神樞營的參將周遇吉就是其中之一。 

 ... 

 夜深人靜,神樞營中篝火點點,許多將領不約而同聚集在中央大帳內,緊張地注視著首位的參將周遇吉。 

 "將軍,朝廷真的要裁剪京營嗎?" 

 猶豫片刻,一位校尉終於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近日營中熱議的話題。 

 先是天子親自視察京營,接著是英國公張維賢陪同兵部官員核查軍籍,一些權貴甚至主動削減了府中的兵力。 

 這一系列動作無疑證實了那些流傳甚廣的“流言”並非空穴來風。 

 此言一出,原本嘈雜的大帳瞬間安靜下來,氣氛變得緊張,不少將領的臉上都顯露出關切的神色。以他們的地位,不必擔憂未來的“裁員”,但他們麾下那些沒有背景的士兵卻依賴那份被層層剝削的軍餉生存。 

 如果朝廷真的裁剪京營,豈不是斷絕了他們的生路。 

 聽到此言,神樞營的副將周遇吉的臉色也陰沉下來。這些日子,每當兵部官員前來核對兵冊時,他都會巧妙地向他們試探,儘管未曾得到直接的回應,但從官員們的閃爍其詞中,他已隱約猜到真相。 

 京城三大營的兵冊理論上應有四十萬之眾,然而經過多日的審查,加上英國公府的張維賢和惠安伯張慶臻將家中“佔用的兵額”悉數交出,其餘的貴族們僅僅象徵性地讓出些許名額,做做表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