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結案(上)

 十二月初一。 

 再過幾日便是大雪,京城的氣溫相較於上月更低,儘管寒氣刺骨,但市井之中依舊熱鬧非凡,尤其是茶樓酒肆,人潮湧動,絲毫沒有冬季應有的“淒涼”。 

 京城如此“繁華”的原因,源自前幾天從山西傳來的,讓人倒吸一口冷氣的消息。 

 曾響徹宣府,聞名山西的幾家豪商竟然私下勾結建州奴,背叛朝廷,企圖用“罷市”來對抗。 

 幸虧未及弱冠的天子有先見之明,提前派出四千鐵騎,不僅逮捕了張家口堡中的建州奸細,更將被萬人唾棄的“大金駙馬”李永芳斬於馬下。 

 當京城的民眾還在消化前一個震驚的消息時,大同的風波又給這個早已“沸沸揚揚”的都城添了一把烈焰。世代享有特權,鎮守大同長達兩個世紀的代王主動呈書謝罪,承認疏於監察,未能儘早識破這些富商的真實面目,因此請求剝奪自身爵位,由長子繼承。 

 消息傳至京城,無論是廟堂之高的權貴,還是市井之低的販夫走卒,皆對此議論紛紛。自從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皇朝以來,朝廷對宗室成員一直“寬容”,特別是這些世襲罔替的親王,除非涉及“叛逆”,否則幾乎不受干預。 

 最近一次親王被廢為庶人,要回溯到嘉靖年間那位臭名昭著的伊王朱典楧。他在二十年的統治中,作惡多端,倚仗親王身份欺壓百姓,甚至動手毆打朝廷官員。 

 時間流逝,伊王朱典楧的胡作非為愈發囂張,一心求仙的嘉靖皇帝也被迫走出深宮,對他施以扣除俸祿的懲罰。然而,伊王似乎習慣了肆無忌憚,公然違抗聖旨。消息傳回京城,嘉靖勃然大怒,下令將朱典楧貶為庶民,伊王一系自此淡出歷史舞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錦衣衛和東廠的密探還未將宣府涉案官員和將領全部逮捕,遼東又傳來新消息。日前在寧遠城陳兵的女真部落突然無故撤軍,未曾發動任何攻擊。這封由遼東巡撫畢自肅親筆書寫的奏摺,無疑證實了張家口堡的富商與女真勾結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