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遼東展望(上)

 已至臘月深處,京城的喧鬧漸行漸遠,持續半年的動盪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無論是京師士兵的叛亂、奉天門前的危機,還是令朝廷內外人心惶惶的“叛國案”,都從百姓的日常話題中悄然消失。 

 此刻,即便是最“勤勉”的官員也難以抵擋年終的浮躁,他們提早離崗,穿梭於街頭巷尾,購置家用物品。那些素日裡“清閒”的部門官員更是躍躍欲試,為來年的仕途奔波。然而,近期京城的變故讓官員們多了幾分“勤力”,雖然心神不寧,卻每日按時值守,不敢如以往那般放縱,生怕被人抓住把柄。 

 官員們私下裡抱怨連連,但市井百姓卻難掩內心的歡喜。畢竟今年遼東並未如常敗退,反而贏得了“寧錦大捷”這樣的輝煌勝利,遼民不再流離失所。登基不滿半年的天子,雖未能像戲劇中的“英明君主”那樣每日上朝,卻也不似先帝般無視朝政。他通過一系列舉措,收回了一些軍事權力,平息了朝廷的微妙局面。 

 這一切彷彿是說書人口中的“復興之君”的故事。京城呈現出一片安寧,人們期待新的一年,朝廷能在遼東取得更多勝利,西南的戰事也能圓滿解決。 

 ...... 

 ...... 

 朝廷的喧鬧持續數月後也漸趨平靜。“叛國案”之後,恢復東林黨領袖韓鑛職位的聲音在朝中悄然消退;那些雄心勃勃,意圖一舉掃除“閹黨”的御史言官也偃旗息鼓,沉默不語。反而是散居各地的宗室藩王變得“活躍”,許多藩王一改往年的冷漠,主動向皇宮呈遞奏摺,向天子問候。 

 駐守河南開封的周王更是連續上奏兩次,請求進京面見天子,聆聽聖訓。儘管未獲天子應允,開封府的周王以“國事艱難”為由,主動捐出十萬兩白銀給朝廷,此舉令眾人驚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