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紛至沓來

 儘管正值正月,京城周邊卻稀罕地下起了濛濛細雨,給這片天地增添了幾分寒氣。 

 儘管寒氣襲人,但封藩於河南洛陽的福王朱常洵卻是“興致勃勃”,連日上書天子,請求優待他的生母,態度一次比一次懇切,言辭一次比一次真誠,最終甚至驚動了名義上管理宗族,年邁體衰的“宗人令”。 

 或許是福王“金錢開道”,原本對此事保持沉默的朝廷監察官員也開始行動起來。 

 儘管他們沒有直接批評福王的"逾矩"行為,反而強調"大明以孝為先",對福王的孝心表示讚賞。 

 雖然沒有明確表達立場,但他們的態度顯而易見,連一些禮部官員也親自參與其中。 

 朝廷內外,暗潮洶湧。在紫禁城內,更是風起雲湧。 

 鄭貴妃,曾多年獨佔後宮恩寵,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女人,即使歷經泰昌、天啟兩朝,她的地位依然穩固。 

 儘管與歷史上著名的"明末三大案"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鄭貴妃仍然安然地生活在後宮之中。 

 當外面的輿論達到高潮時,這位六十多歲的老婦在幾個老太監的陪伴下,親自來到乾清宮拜見皇帝。 

 這位只在登基大殿上匆匆一見的神宗寵妃,一見到朱由檢就自稱有罪,解釋朱常洵並無顛覆祖制之意,讓天子為難,只是被小人迷惑,她已經派人去責備朱常洵了。 

 經過幾天的拉鋸,也許是輿論壓力所致,也許是被福王的孝心打動,紫禁城內的天子終於在正月的最後一日召集六部九卿及內閣大臣討論鄭貴妃出宮的事宜,並在次日頒佈旨意,允許福王朱常洵進京朝見,接鄭貴妃出宮安享晚年。 

 ... 

 在乾清宮溫暖的書房中,穿著常服的朱由檢坐在案几後,面帶笑意地翻閱奏摺,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