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捷報至(下)

 巍峨的皇宮下,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緊緊握著通政司剛剛送來的戰報,神色焦急地引領著身後的小太監,直奔內廷的乾清宮暖閣。 

 “快點,再快點……” 

 他顧不上理會沿途行禮的宮女太監,平日溫和的司禮監秉筆步履匆忙,滿臉焦急。幾個身材矮小的小太監甚至用手提起長袍,以便能跟上他的步伐。 

 乾清宮坐落在紫禁城深處,離宮門有一段距離,但他們只用了不到一刻鐘,龐大的宮殿群便映入眼簾。 

 王承恩急促地喘了口氣,擦去額頭的汗水,整理了一下略顯凌亂的衣衫,便急忙踏上玉石臺階,走向緊閉的宮門。 

 “陛下,錦州大捷!” 

 “遼東大捷!” 

 還沒等宮門開啟,司禮監秉筆顫抖的聲音已在乾清宮前的空地上回蕩,引起了守衛的宮女太監們的注意。作為天子身邊的“內相”,王承恩平時總是表現出“陰沉”和“沉穩”,很少有如此失態的時候。 

 吱呀! 

 幾乎在他話音剛落,宮門就從內向外緩緩打開,一道刺眼的陽光下,隱約可見一個身材瘦削的年輕人站在案几後,急切地望向宮門。 

 “陛下,錦州打贏了!” 

 “女真韃靼敗退了!” 

 在天子還未詢問時,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已向前一步,主動將手中微微皺褶的奏摺遞給天子。不知為何,一向冷靜的朱由檢突然覺得這份奏摺沉重如山,讓他有種莫名的牴觸感。“呼!”他深深吸了口氣,強壓下內心的複雜思緒,慢慢展開奏摺,迅速瀏覽了並不冗長的內容。“好!”“畢自肅,袁可立,果然不負眾望!”朱由檢臉上洋溢著狂喜,他的聲音在寂靜的乾清宮暖閣內迴盪,聲音顫抖,眼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作為朱由檢在王府時期的“舊人”,王承恩從未見過天子如此失態,這讓他心中暗自稱奇,不自覺地低下了頭。“他們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沒讓朕失望。”天子毫不掩飾的讚歎聲再次在王承恩耳邊響起,讓他心中疑惑。儘管他並未仔細讀過那份奏報,但也記得建奴撤軍應與東江軍統帥毛文龍有關,但天子卻對此隻字未提,甚至對寧遠城的“關寧鐵騎”也沒有提及。沉浸在激動情緒中的朱由檢並未察覺到身邊太監的異常,他不由自主地走到窗邊,緊緊盯著遼東的方向,呼吸變得沉重。自登基以來,他用各種手段穩定了朝廷詭異的局勢,並掌握了部分軍權,但他深知大明的心腹大患仍是遼東的女真人。為此,他竭盡全力,只求維護遼東地區的穩定,現在終於如願以償。緊握著手中的軍事報告,感受著窗外的微風,朱由檢心中豪情萬丈,他堅信自己可以改變歷史的走向。無論是“留頭不留髮”,還是所謂的“割地賠款”,都將消散在歷史的煙雲中。“王承恩!”過了許久,朱由檢漸漸恢復平靜的聲音在暖閣中響起,讓秉筆太監收起心中的想法:“奴婢在。”“立刻把軍事報告送往內閣,讓兵部和吏部派能臣幹吏核實戰果,並讓內閣提前擬定封賞。”“陣亡士兵的撫卹,也要儘快給我一個方案,我要親自審閱!”聽到這些,王承恩心中一動,按照慣例,這些有功將士的封賞都需要兵部和吏部核實戰果無誤後,再由內閣草擬。但聽天子的意思,顯然是對軍報內容深信不疑,打算立即發放賞賜,連陣亡士兵的撫卹也要親自過問,顯然是擔心有人從中作梗。“奴婢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