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521 作品

第151章 受挫的皇太極〔中〕

 "大汗英明!" 

 見皇太極沒有固執己見,范文程緊張的心情終於放鬆下來。近年來,遼東連年乾旱,白災嚴重,國內局勢緊張。這次攻打錦州未果,又耗盡了不多的存糧,百姓已經承受不住重壓。如果皇太極執意強攻明朝,恐怕會立刻引發國內動亂,實在得不償失。 

 "毛文龍部背信棄義,摧毀我們女真的堡壘,屠殺我們的百姓,大汗對此有何看法?" 

 正當殿中氣氛看似和諧時,一直對皇太極不滿的莽古爾泰冷冷哼了一聲,毫不客氣地揭開了大金的傷疤。聞言,范文程、濟爾哈朗等親信都不自覺地閉上了嘴,其他大臣更是震驚,疑惑地注視著上方的大汗。 

 早些時候,駐紮在皮島的毛文龍派使者前來商議“和談”,讓皇太極欣喜若狂,認為大金在遼東再也沒有後顧之憂。在皇太極的堅持下,就連代善等有功的和碩貝勒也開始放鬆警惕,認為毛文龍是畏懼大金的軍威,從而“迷途知返”。 

 然而,還沒等他們高興多久,毛文龍就給他們迎頭一擊。在他們圍困錦州,戰況最激烈的時候,突然傳來毛文龍率軍突襲牛毛寨的消息。為了確保後方“龍興之地”的安全,皇太極不得不放棄即將到手的錦州城,帶領一群疑慮重重的將領返回瀋陽。 

 直到大軍返回瀋陽,國內的大臣們才得知後方發生的"災難"。在共同對抗並趕走毛文龍之後,國內的指責逐漸轉向了皇太極。如果大汗沒有"獨斷專行",輕易相信毛文龍片面的話,大金怎麼會遭遇這樣的橫禍,說不定錦州已經成為大金的囊中之物了。"毛文龍背信棄義,屠殺我們大金的百姓,罪該萬死。"皇太極深深吸了口氣,慢慢從汗位上站起來,面對殿中大臣們疑惑的目光,緩緩說道。接著,不顧眾人的反應,他又自言自語:"這次是本汗疏忽,輕信了毛文龍的一面之詞,這是本汗的責任..."說完,皇太極彷彿失去了全身力氣,重新癱坐在汗位上,胸口劇烈起伏。莽古爾泰這是在誅心啊,身為女真大汗,卻要頒佈"罪己詔",這是對他的權威的挑戰。皇太極肥胖的身體癱在汗位上,原本陰鬱的臉色在殿中微弱的燈光下顯得更加難看。他下意識地緊握雙拳,內心的殺意幾乎無法抑制。即使早知道莽古爾泰會因這件事"發難",也沒想到報復來得這麼快。許久,他深深地吸了口氣,緩緩睜開眼睛,看著殿中驚疑不定的文武百官,呼吸沉重。這就是自己"根基不穩"的弊端,儘管大貝勒代善因為各種原因選擇擁立自己繼位,但他始終無法獲得所有人的忠誠。不用說遠的,身邊的二貝勒阿敏和三貝勒莽古爾泰的敵意幾乎人盡皆知,讓他始終不敢掉以輕心。"請大汗下令,多爾袞願意領兵攻打東江毛文龍,為我大金的兒郎報仇雪恨,讓他血債血償!"正當思緒紛飛時,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在殿角響起。抬頭望去,只見剛剛嶄露頭角的多爾袞已在眾臣驚訝的目光中走到大殿中央,青澀的臉上滿是堅定。"請大汗下令!"看到皇太極的目光,多爾袞"毫無懼色",再次重複了一遍。雖然他年紀尚小,但他清楚國內局勢錯綜複雜,大汗皇太極與其他三位和碩貝勒"貌合神離",為了權力互相傾軋。為了替被迫為母妃陪葬的自己報仇,多爾袞不得不壓制內心的洶湧殺意和怨恨,選擇支持皇太極,以此壯大自己。他對三位和碩貝勒的忌憚看得很清楚,在無數個翻來覆去的夜晚,他曾不止一次地想過。如果當年父汗去世時,自己在國內的勢力已經能與三大和碩貝勒相抗衡,皇太極還會逼迫他的母妃陪葬嗎?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