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圖窮匕首現

 四月二十日。 

 在與"天子"的"商議"未果之後,朝廷重臣聚集在吏部衙門,就"皇族"離京就藩之事展開朝廷辯論。 

 春天的天氣變化無常。 

 早晨還陽光明媚,現在卻下起了傾盆大雨,給漸漸變得"燥熱"的京城帶來了一絲涼意。 

 然而外面的大雨並未影響到吏部衙門,官員廳堂裡的氣氛異常"熱烈",穿著各式官服的大臣們反應各異。 

 有人面無表情,事不關己;有人怒目而視,帶著諷刺;更多的人面色漲紅,呼吸急促,似乎剛剛經歷過一場爭吵。 

 大概是意識到眾官員心情不好,來往伺候的吏員小廝也都小心翼翼地屏住呼吸,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即使必須為廳中的大臣們添茶倒水,他們也會謹慎行事,生怕惹惱了這些官員。 

 廳中的"爭論"已經持續了一個上午,但仍然沒有結論。今天這場關於是否讓"皇族"離京的朝廷辯論,依舊沒有結果。 

 "廷議"通常是明朝選拔重要官員的方法,規定由內閣和六部九卿的官員參加,對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進行討論,並提出幾位"候選人"供"天子"最後決定。 

 隨著時間推移,"廷議"除了選拔官員外,也逐漸承擔了其他職責。 

 比如像當前"皇族"離京這樣的懸案,就可以通過"廷議"來做出最終決定。 

 按照常理,"廷議"應由"天官"即吏部尚書主持。但自從前任吏部尚書周應秋因"天子"治罪入獄後,這個掌握官員升遷大權的職位一直空缺。 

 因此,今天的廷議由三位內閣大臣主持。 

 看到爭論許久仍無定論,且已到下班時間,坐在首位的三位內閣大學士不約而同地起身,向周圍的同僚點頭示意後,在吏員的陪同下離開。 

 儘管今日"廷議"無果,但他們畢竟是統治天下的內閣大學士,所以廳中的大臣們無論心中有何想法,都起身相送。只有新入朝的詹事府少詹事錢龍錫依然坐在原位,看著三位閣老漸行漸遠的背影露出得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