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東林不死

 ... 

 第二天清晨,京城的天空剛露出曙光,街上除了幾個挑著擔子叫賣的小販,行人稀少。而在長安街東邊的通政司衙門外面,卻擠滿了人,周圍還有些拿著武器的五城兵馬司差役在維持秩序。 

 人群裡,除了準備發放當天“邸報”的官吏,大部分是管家或隨從模樣的人,其中還包括了不少京城各大茶樓酒館的服務生。這熱鬧的場面讓等待的官吏們皺起了眉頭,但他們看到上級沉默不語,只能忍住不滿,領完任務後迅速離開。 

 早在宋朝時期,就出現了專門抄錄“邸報”並出售以營利的商人。那些沒有資格參與朝廷政事的官員為了“跟上時代”,自己花錢去買這些邸報。 

 等到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並稱帝后,更設立專門的通政司來出版“邸報”。隨著明朝皇帝漸漸疏於政務,“邸報”成了百姓瞭解朝廷動態的唯一途徑。 

 經過一夜的傳播,京城的老老少少,從年邁的老人到牙牙學語的孩子,都知道昨天川貴地區有緊急消息傳到京城。然而,對於朝廷會如何應對,大家卻一無所知。 

 於是,一大早,京城有些名氣的富豪商人就派家裡的僕人到通政司門口排隊,希望能第一時間得知朝廷的動向。又過了一會兒,十幾位提塘官相繼離開後,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一位穿著官吏服飾的中年人帶領幾個差役從衙門裡緩緩走出來。 

 看見這一幕,原本嘈雜的人群爭先恐後地湧上前,讓維護秩序的五城兵馬司差役不停大聲呵斥。頓時,隊伍變得更加混亂。 

 “安靜!” 

 或許是擔心隊伍再亂下去會出問題,被差役簇擁在中間的官吏皺起眉頭,不滿地大聲喊道。見效果不佳,他隨即揮手示意身旁的侍衛拔出刀劍,周圍的五城兵馬司差役也跟著效仿,揮舞著手中的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