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9章 鐵力木炮


                 各色服飾的官員,拖拖拉拉你請我請的,都跟在趙昰和陸秀夫身後跟著去看所謂的不一樣的炮。

  一行人前前後後拉了一個兩百多米的隊伍,走了半晌來到海邊的一處岬角,海灘上還有六七個內殿直守在那裡。

  等眾人繞過岬角,海灘上有兩個木頭架子上面蓋著漁網,也看不清是什麼。

  江鉦看了看趙昰,見他點頭了。便拉開了漁網,說道:“這便是官家造的炮。”

  “啥?這一個大木桶一根木頭就是炮?”

  陸秀夫也看著身邊的趙昰問道:“官家,這木頭如何投石?”

  趙昰笑了笑:“還請左丞相放心,昨晚已經試過了。”

  “噢”陸秀夫一臉茫然,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這小皇帝想一出是一出,不過先前弄的那個水泥和輪窯倒是確有奇效,只是這一根木頭如何能拒敵於海呢?難道把木頭插海里,阻止船前來?

  原本趙昰是想做鑄鐵滑膛炮的,但是這鍊鐵的防火磚木炭還沒有燒製夠,坩堝也還在趕工,生鐵錠也不多,顯然是做不了的。

  時間緊迫,為了在第一次朝會上給這風雨飄搖的小朝廷信心,又正好在三亞搞了一批鐵力木,便靈機一動按《地雷戰》電影裡那樣,造了一門木炮。

  在鐵力木上讓工匠鑽了個大孔,又在大宋原有的火器裡拆了一根長的梨花槍,把梨花槍的鐵管拆了下來,砸進了鐵力木的孔中,這鐵管直徑約有70毫米,只是倍徑過小,射不了太遠。又在後面鑽一孔放置火繩。也沒有做外部加固,反正今天用完也就不打算要了。

  另外一個是參考我軍著名的飛雷炮結合一戰時期德國的木質迫擊炮製作的。用厚薄寬度一致木板條拼接成一個桶形,外面包了牛皮,又用棕麻繩纏繞緊。板材船上現成的就有,也無需額外尋找。200毫米口徑,長兩米,做了個架子,底部用巨石固定,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可以調整角度的,但是現在只是為了展示,都是固定死的。

  火藥昨夜又差林保去把原料細細磨碎篩選,帶了過來。原先宋軍的碳粉和硫磺比例太多,可能是為了增加聲光效應,可打仗又不是煙花晚會。至於《地雷戰裡》說的那句著名臺詞:一硝二黃三木炭,那是說了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