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12章 褐貝斯


                 趙昰想來想去,那也只有使用大馬士革槍管了。

  大馬士革槍管是一種扭式槍管twistbarrel,當年化隆造也用過這個方法。就是取一根預先製作好內徑的細鐵棍(要比實際追求口徑要大些),用燒紅的熟鐵條在鐵棍上斜著一圈圈排絞扭,鍛焊接成第一層槍管,再反方向一圈圈絞扭第二層並熱鍛打焊接,冷卻後有自緊效果,強度高不易炸膛。

  設想中的參考物就是英海軍卡賓型褐貝斯,槍管長度僅有107釐米,更適合宋朝時期南方人的普遍身高。卡賓型褐貝斯配有四個通條套管,照門準星及刺刀,1.8釐米左右口徑,是前裝燧發槍滑膛槍,也是龍蝦兵當年的標配。

  而且這樣製作出來的槍管基本上口徑差距不大,可以統一使用定裝彈藥,縮短前裝彈藥時間。

  滑膛槍在目前來說,雖然準頭基本沒有,但是隻要量多戰爭是沒有問題的,在對手是冷兵器的前提下,也不會產生大面積潰敗。

  趙昰仔仔細細地和陳惟中說了一下大馬士革槍管的構造原理,又在紙上用炭筆畫了個草圖,標明尺寸,就是換算宋尺有些麻煩,不過有些出入也不打緊,反正這世界上的標準化目前都是趙昰說了算的。

  大馬士革槍管原本也不復雜,就如同麻繩纏棍子一般,陳惟中一聽也就明白了,至於如何鍛打那是工匠的事情,與他沒有關係,他只要負責督造即可。

  趙昰看陳惟中都弄明白了,便又囑咐道:“這個火槍,你若是造出來了,那便以你來命名,便叫維中槍。”

  陳惟中嚇得急忙搖手:“官家這如何使得?此事萬萬不可,這是官家獨創的,我豈能貪功取名。”

  趙昰微微一笑:“我乃縣官,要此虛名何用?況且維我中華之火槍,我看這名不錯。你且去督造,做不做得出還是兩說。”

  陳惟中誠惶誠恐地走了,跑到遠處心中卻是喜出望外。這火槍要是槍管造出來了,那未來史書上必是大書特書,定會單有一章陳惟中傳。哎呦,這是越想越興奮啊,走路都快飄起來了。能在史書上有個名字就是古代這些知識分子最大的願望了,若是能有個人傳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