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134章 改軍制


                 趙昰看著何夢龍收繳來的財物,心裡樂開了花。幾十萬貫錢雖然不算很多,好歹還是薅了把羊毛,還讓廣大人民高興了好幾天,這多痛快。

  唯一可惜的就是這收繳來的各種香料財貨,現在兵荒馬亂的也賣不出去。

  人人都知道南宋窮,南宋如果真窮那些進口的香料賣給誰了?南宋是政府和平民窮,那些士大夫可不窮,錢都被他們貪汙了。

  到時候讓何夢龍去把那些整族降元的士大夫往死裡薅,把窖藏和土地都弄回來。至於那些降來降去的士大夫也不急,總有秋後算賬的時候。至於那龐大的趙家宗族,但凡投元的,到時候秋後算賬,全部除名收回田地,算算也就沒剩幾個人了。

  還挖空心思搞什麼經濟,哪裡有吃大戶來得痛快。等平定了江南,先派林保去把安南、佔婆、真蠟甚至整個東南亞都佔了,這糧食不就夠吃了嘛。

  既然這瓊崖送來了軍火,這兵工廠眼看也能開工了。手裡這十幾萬軍隊,放在那裡幹吃糧食可不行,只有損耗沒有產出,這買賣遲早要黃。

  目前這廣南東路總是要先打下來的,畢竟這是南宋最大的糧倉了。然後發兵福建路、江南西路,荊湖南北路……一路先把忽必烈趕到河對岸去。才好收拾這些狗大戶們。

  首先要改革被後世詬病已久的軍銜和沒有縱深的軍事編制,第一把差遣和官階都直接進化到現代稱謂,其次把軍隊編制現代化。

  軍銜什麼的還好說,趙昰是瞭解一些,最多是搞錯了把中西軍銜混在一起罷了。可這現代的扁平化指揮的混編模塊合成化部隊,他哪裡會。便讓人到處找書,從秦漢開始研究,直到隋唐。總算在唐朝的軍制裡找到了合成化的影子。

  趙昰這個軍事小白,借鑑了影視作品裡看來的現代軍銜,和陸戰棋混合起來。自己揣摩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便讓江鉦召集了所有營以上的指揮使。

  全軍第一次正式軍事會議在東城的大宅院中展開,圍繞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展開了君臣討論。

  趙昰先讓人讀了自己的抄來的唐代編制。這份計劃,打破了原有的五十人為一隊,一百人為一都的做法。採用唐朝的三人小隊制,具體如下,(沒有興趣的可以跳過。)

  三人為一小隊,三小隊組成一箇中隊,每中隊選一老兵為隊長。

  每五個中隊編成一個排,加上一個旗手,一個排長,一個副排長,一個軍法官,一個通訊兵兼職副旗手,合計50人。

  每團下轄至少50個排。

  聽到這裡基層的營指揮使紛紛提出意見,說這樣不利於指揮。實際的原因就是,這一改制,自己做不到團長的話那就只能去做個排長,指揮使變成了隊將。

  這一涉及到切身利益是個人都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