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145章 浛光迎敵


                 天色已暗,山間的道路上蜿蜒著長長一條火蛇。

  舉著火把的元軍,在色目人的帶領下還在奔逃。

  可沒走多久後面的漢營便跟不上了,缺乏維生素a的漢營士卒舉著火把也步履艱難。加之跑了一天,體力已經透支,整個逃亡的元軍隊伍只得停下休息。

  三十年河西東,這回輪到元軍挨餓受凍了。真陽火起逃命都來不及,自然沒人去管什麼輜重糧草。何況作為苦力的不入隊人,都被拋棄在了真陽。

  這一沒鍋二沒米的,埋鍋造飯顯然是不現實。好在英德府河流眾多,水倒是可以敞開喝,多少能混個肚圓。

  在飢寒交迫中熬了一夜的元軍,天色微亮便起身繼續向浛光奔去。擺在阿術面前的有兩條路,要麼渡過光水從浛光經連州跑去藍山或平陽(今桂陽),要麼沿著桃溪從乳源經宜章往郴縣(今郴州)、平陽而去。

  至於到底走哪邊,還要看浛光能不能渡河。有股義軍跑去了浛光的事情,阿術是知道的,只是沒有時間騰出手來收拾罷了。

  那股義軍肯定是有糧食的,雖然身邊只有一千多士卒,可兩三千的義軍阿術並不放在眼裡。

  浛光的義軍加起來有差不多三千人,做主的張龍已經自封為英德府巡檢司指揮使。

  手裡沒糧食的劉鬥元現在只能以熟讀《六韜》的張龍馬首是瞻,形勢比人強,誰叫你要靠人家吃飯來著。

  因為害怕元軍追殺來浛光,義軍在浛光是分分鐘準備跑路的。南下的路被元軍堵死了,要跑還得回桂陽往西從賀州繞去廣州。

  追擊元軍的已經不止是孫進的騎兵營了。作為精銳的天武軍第一旅已經留下戰車輜重和炮手營火箭連,2700人的武裝力量在旅統制秦克明的帶領下,只隨身攜帶了四天干糧向浛光奔襲而去。

  這人手一多,路障被清理的速度就快了許多,宋軍追擊的速度再次提升。

  浛光義軍的首領張龍是讀過兵書的,雖然只讀了三卷《六韜》可也算是義軍中少有的了。

  自況孟珙的張龍從未放鬆過警惕,不但在真陽過來的路上設了路障哨所,連陽山乳源方向也派了人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