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164章 借糧4


                 江氏三古,原先都是個單名,出仕之後都改了名,便是萬里、萬載、萬頃三兄弟。

  二哥江萬載就是江鉦的父親,入海救人被海水捲走。

  老大江萬里三次任相,創辦了著名的白鷺洲書院出了十七個狀元,近三千進士。國破之時領著全家180多人投止水殉國。

  老三江萬頃和兒子江鐸冒險往饒州探視兄長,被元兵逮個正著。破口大罵不肯屈服,最後被韃虜肢解。

  江鉦如今位高權重,這留存下來的江家子弟,肯定是愛護有加,斷然不是張龍能得罪得起的。

  張龍畢竟也是做過那義軍的領袖,身上自然是有些家底。可出來運糧斷然沒有隨身攜帶鉅款的道理,手下的那些役夫就不談了,一個排的刀盾手都是降卒改編的,身上摸不出十個銅子來。

  張龍只能取了藏在襠中的保命錢,揣著個兩個小銀鋌,來尋那第一軍的錢糧官。又是求爺爺又是告奶奶的,最後答應下回來再補五貫錢才勉強得了個回執。

  “唉……”張龍心中那個苦啊,好人不好做啊!出來運個糧,還要倒貼那麼許多。這朝廷說要年底才能發俸錢,著眼看還有大半年,這日子難過咯。

  不行這錢得找馮雪寧出,都是這廝害的。

  回廣州的路上,張龍又來到韶州曲江,找去了大營。

  大營中四個正副統制都在,馮雪寧見著張龍自然高興,連忙讓與幾位同僚見過。蕭峰、趙珣和方大義自然也知道這位渡江攔截阿術的義軍首領,紛紛誇讚一番,又感謝他破例給了糧草,要留他吃飯。

  得了如此多誇讚的張龍卻開心不起來,叉手說道:“這飯末將便不吃了,只是幾位統制要補了我這虧空。”

  “啊?”趙珣一臉疑惑:“這何來的虧空一說?這軍糧原本不就是調撥給第一軍的嗎?”

  馮雪寧也是不解,“是啊,我不是給了你字據。若是不行,我四人聯名給你個字據便是。”

  “這字據是給了我,可南雄州那裡簽收卻要五貫錢加兩個小銀鋌才能認你這字據。”張龍一臉的晦氣。

  “這是何故?”方大義也是聽不明白,發聲問道:“這錢是什麼道理,為何向我等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