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169章 後膛槍


                 陳惟中看著趙昰畫的後裝卡賓槍圖樣,臉色由黃到白,由白變紅。

  “唉,我如何就未曾想到!”陳惟中神色有些激動,“這隻需槍管後面裝一個帶卡扣的鐵塞便可以了。這卡扣可以用扳機護手聯動,並不複雜啊。”

  “沒有那麼簡單的。”趙昰搖搖頭繼續說道:“目前沒有密封材料,這兩種後裝方式漏氣都會很嚴重。這就需要極為精密的加工,保證誤差很小。這就會增加每杆槍支的成本。”

  趙昰指著夏普斯的槍機結構說道:“這個向上推的部件,暫且稱為閉鎖塊,要是和槍身空隙太大,那麼子彈就飛不遠了。火藥的燃氣都洩露了。這個部件單靠鑄造打磨是不行的,如果使用合金鋼來加工,靠人力怕是一個就需要五六天之久。”

  陳惟中有些疑惑,“這御前兵器所不都使用水輪力了嗎?可以用水輪帶動車鑽鏜,便無如此費工費時了。”

  趙昰搖搖頭,“不行的,哪怕是水輪帶動,如今也無齒輪增速,這功效甚弱。工匠的工錢總不能拖欠剋扣,這一杆做下來要比三杆維中二式更貴。”

  陳惟中有些聽不懂,“請問官家何謂齒輪?”

  趙昰拿著圓規畫了兩個圈,上面寫意地畫了些齒出來,指著說道:“便是如此,這大齒輪旋轉帶動小齒輪,大齒輪轉一圈,則小齒輪可轉若干圈,便能提速。”

  “哦,這便是和棘輪相仿。”陳惟中叉手說道:“官家有所不知,若是如此說來,這水輪如今已經用上了齒輪?”

  “這還能造出齒輪來?”陳惟中的話讓趙昰大吃一驚。

  陳惟中答道:“廣州光復不久便來了幾個將做監的小吏,他們曾造過水運儀象臺,便是會做這些齒輪的。”

  水運儀象臺這個東西,趙昰只在歷史課本上讀到過依稀記得是天文計時用的,至於具體什麼樣式根本不瞭解。

  趙昰有些吃不準,便又問道:“這齒輪是鐵的還是青銅的?”

  “木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