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186章 翁源糧行


                 “哦……如今這兩廣春荒四處無糧,貴東家卻能四處收糧?”趙必次臉色一變:“你可休要矇騙與我,我乃是國姓,雖無官職可也總有些沾親帶故。若是你誆去了我的錢財,這天涯海角怕也無你藏身之所。”

  “哈哈哈……我家主人手眼通天,貴客莫要小瞧了。區區幾萬斛米糧怎會放在眼裡,貴客且放心便是。這米行開在此窮鄉僻野之處原本就不為賺錢,但行善事罷了。”

  趙必次還想再旁敲側擊一下,奈何這掌櫃的只是閉口不談。眼見也打聽不到什麼,便約好十日之後前來取糧。

  趙必次長了個心眼,問了掌櫃是大斛小斛(宋一石為兩斛,官定一斛五升,可江南地區多用小斛2.5升),掌櫃卻又打馬虎眼。

  最後趙必次便不再和他糾纏,以石為單位計重結算。三百五十錢一石採買五千石,也就是1750足貫。

  掌櫃看趙必次付的定錢是打銀鋌也推說,餘數用銀鋌結算。趙必次推說沒得許多銀兩,又是糾纏許久,最後說定若是全部以白銀結算,便讓去二十足貫。

  趙必次又費些口舌砍去了五兩銀子,扣除定錢500兩,來時再取24個大銀鋌和一箇中銀鋌便是了。

  趙必次眼見也無什麼可打探的,起身告辭走了。

  那掌櫃的目送著趙必次登船,朝地上啐了一口,“呸,甚的宗人,不過是條落魄的喪家狗。五兩銀錢、大斛小斛還要在此糾纏半天,若不是看你拿得出銀鋌,才懶得和你糾纏。”

  “便是如此,姓趙又如何?倒街臥巷的乞丐!”夥計也對這個裝腔作勢的趙必次甚是討厭,“穿個襴衫也不知道是箱子裡存了多久的,在這裝的甚做派。”

  “此等落魄之人連個五穀都分不清,還學人來做米糧買賣。隨他去吧,能付銀鋌便是了。”

  趙必次只是風聞這第一軍的錢糧官貪墨不少米糧,至於這錢糧官姓甚名誰,他既不知情也不在意。

  管他是哪裡來的撮鳥,就算是個宗人又如何?莫說是小皇帝,哪怕陸秀夫和王應麟知道也斷然不能放過了他。

  趙必次的心中是有一套佈局的,除了買糧還要把這軍隊的蛀蟲給挖出來,好立個奇功。可這次來卻沒有拿到什麼把柄,單靠風聞並不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