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206章 平生黎


                 佔王範思賢已經下令,不習華夏文字文化者以後不可為官,將來府衙朝會之上皆用漢語以顯華夏正統。

  佔越朝野都在苦學漢語,除了那些原本就習得漢文化的少數官員和權貴,便只有佔王範思賢最為輕鬆。他原本就是個翻譯,雖然字認得不多,可是說起話來,卻和宋人也相差無幾。

  佔王範思賢雖然是個沒骨氣又極為平庸的人,可多年跟隨商隊做翻譯的他心裡很清楚,自己這榮華富貴便是宋人給的,宋人能立自己為佔王,便能立任何一個人為佔王。

  手下這些部落首領和莊主們,肯定個個都想坐這個王位,自己原本就是個地位卑賤之人,如今這般風光是以前夢裡都不敢想的,但凡宋人說什麼自己便做什麼就是了。

  只要能享受這榮華富貴,莫說是認個古人做祖宗,便是讓自己認那宋人的小皇帝做爺爺也是可以的。

  佔越雖不像交趾那般通曉漢字者眾,可也有不少原先渡海米販和被迫從良的海賊會些漢語。於是這些人不論良莠都被請來做了助教。

  佔越國的鄉學教材依然是背誦三百千,外加一些簡單的日常詞彙、短句。

  至於這三、百、千也不求發音標準,也不求識得其中道理,會跟著讀即可,能背誦的便有獎勵。

  反正也無課本,便是天天跟著誦讀便是,要的便是學個語感。也有聰慧的教授了些文字,能寫能讀。

  占人父母雖不知道這學的是什麼,可自己的孩子能用枝條在地上寫出字來,那便是家族幾百年來見所未見的第一人了。

  更有極其聰慧者,不過月餘便能默寫大段三字經,堪稱神童。這鄉學的老師便按朝廷原本的意思賞賜了鐵鍋一口。

  這佔婆本無文字,口頭語言簡單,表意的功能都不齊備。文化又是雜糅混合各方,加之結合了婆羅門教甚是混亂。

  如今自己的後代學了上國文化禮儀,還得了罕見的鐵鍋,便都說是林伽(婆羅門神)轉世。加之宋人自己都說,宋朝做官與佔越不同。朝廷選拔不論出身,便是農夫漁民之子也可做得宰相。

  自己的孩子將來便要去大宋中原做個大官的,住的比佔王的王宮都好,吃穿用度更是聞所未聞之物。孩子學了上國文字,這一家一族便要雞犬升天,遠離這荒蠻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