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238章 重慶


                 此時的蒙韃和談使團已經快要抵達淮南東路真州,欲從此渡過大江,前往丹徒(鎮江)。

  正巧撞上才渡河而來的王其昌第三軍,一干人等被全部捉拿扣于軍中。

  當日第三軍便派人渡江回臨安向朝廷稟報此事。

  這消息首先送到了江鉦處,然後通傳樞密使王應麟,丞相陸秀夫,最後三個人一起跑來見了趙昰。

  趙昰聽完消息也不知可否,只是抬眼望著三人,想看看他們的反應。

  江鉦率先表態,“這和談一事勿用理睬,這蒙韃隨行只有些不值錢的物品,根本未曾把我朝放在眼裡,怕是還想仿效女真欺辱我朝。可責令王其昌將其驅趕便是。”

  趙昰聽了點點頭,又望向王應麟。

  “只要老臣尚有口氣在,斷不能與蒙韃言和。”

  陸秀夫也作揖說道:“這怕是蒙韃用的緩兵之計,也勿用驅趕,只需扣押在揚州即可。官家大可不必理會。”

  “呵呵”,趙昰笑道:“蒙韃與我乃是敵國,我不管他派來的是什麼許衡的學生或是蒙韃的貴胄。傳我旨意,一應物資全部收繳。留下馬伕雜役,其餘的都殺了,把頭顱裝車上給忽必烈送回去。”

  “啊!”江鉦聞言大吃一驚,“兩國開戰不斬來使,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讓王其昌去問,是不是來降的。說半個不字便全都殺了。”趙昰面色清冷,“當年我朝派人去和談不也被伯顏抓了。”

  王應麟也頻頻搖頭,“那畢竟也沒有害了文天祥的性命,斬殺來使實在不妥。”

  “是啊。”陸秀夫也勸道:“這自古以來也未曾有此先例,還請官家收回成命。”

  三個人一陣相勸,說是此番若是殺了蒙韃使者,將來怕是無人再敢前來求和了。

  趙昰被這三人糾纏,只能放棄了洩憤的念頭,開口說道:“把人都綁了,全部押去南山挖礦,這平白送來的苦力,殺了也未免太過浪費。”

  三人見趙昰堅持如此也不再勸,反正沒當場殺了便是。至於在礦坑裡熬不住死了,那也是命,和朝廷沒有干係。

  趙昰留下了江鉦和他密談了一會,從第一軍裡抽調了兩個旅向東前往海鹽,和駐紮在那裡的錢俊部船隊匯合,隨後登船出蘇州洋往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