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37章 安南路


                 廢除食鹽榷權,短期來看對於地方和朝廷的稅收有很大的衝擊,長期而言卻是個利國利民的好事。

  粗製海鹽也好,自流井也罷,其開採成本並不高,鹽田,滷田,石槽這些都是一次性投資。產鹽的工作只需要反覆曬制滷水即可,就是個體力活。

  鹽戶以體力換取收益,而且不像農戶需要承擔天氣災害造成的損失,農戶遭災便是顆粒無收,鹽戶並不存在這樣的風險。

  當食鹽全面進入自由貿易市場化時,沒有了接近百文一斤的課稅,鹽價的最終成本還是體現在運輸上。

  各地鹽田那麼許多,誰都不可能壟斷市場,食鹽價格是肯定會大幅度下滑。

  小朝會就此散去,除了憂心忡忡的謝枋得,和看誰都像是奸佞小人的陸秀夫,其他人今天都很高興。

  最高興的便是趙昰了,這些事情特地放在小朝會上討論,便是避開了那些七品以上的朝官瞎摻和。到時候來一堆人死諫,不許改科考,不準放棄食鹽榷權,那趙昰就下不來臺了。

  至於糧食收賣收歸國有一事自然是不會有所阻礙,此刻的華夏水利設施還不完備,農業科技也並不足以抵抗自然災害,建立起糧食國有倉,將可以緩解災荒和春飢的局面。

  江鉦才坐上樞密使的位置,便接到了趙昰遞來的條子,讓他行文督促堂兄江璆,快速平定安南。

  安南事畢之後留下兩個旅固守都護府,江璆即刻返回廣南西路。由左右江安撫使擢升為廣南西路節度使,補充士卒準備收復大理。

  剿滅安南叛賊時可讓佔越國發兵協助,兩國的實際控制線以會安劃定,會安以南歸佔越所有。(會安以北不遠就是現在的峴港。)

  那些狹長的貧瘠山地目前對大宋並沒有什麼作用,但是峴港肯定是要預先確定下來的。

  目前大宋只需要肥沃的紅河平原和東北部靠近廣西的鴻基煤礦。其他地方交給佔婆猴子,讓他們暫時先為大宋開發守護便是了。

  江璆的天武軍此刻也的確在安南四處清剿捕捉叛逆。江璆自己坐鎮升龍城,組織俘虜清理城市,南志友已經和欽州水師的高安押著俘虜往鴻基挖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