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57章 無人問津的債券


                 “某買二十份。”孟飛摘下褡褳,身邊的伴當亦從褡褳和腰間摸出錢袋。幾個人把朝廷新鑄的金銀幣堆放在了櫃檯之上,幾個人數了兩遍確定無誤,才把錢幣一併堆在了托盤之上。

  “此間有一百八十四個金幣,二十個銀幣,剛好一千八百六十足貫,請官人驗查。”

  那官員顯然是吃了一驚,這全都是金銀幣顯然不是一般的小商賈,自己是有些看走了眼。官員連忙示意讓皂吏清點數目。

  “不錯此間正是一千八百六十足貫,這位賢良請稍等,我這就給你取報國券來。”

  不多時那皂吏拿來了一疊和會子幾乎沒什麼區別的紙張來,卻是不交由孟飛,而是遞給了一旁的官員。

  那官員接過後數了一數開口問道:“這位賢良,籍貫何處、姓誰名甚、做得甚的營生?”

  孟飛聽完一愣,開口說道:“這報國券不是說不記名麼?為何又要盤問這些?”

  “這是朝廷的意思,前七日來購買報國券之人都需登記姓名,一併交由官家過目。”那官員笑了笑,“這上達天聽又不是壞事,莫非你這錢財來路不明?”

  “呵呵,官人說笑了”孟飛臉上頗有幾份自傲,“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襄陽孟飛,以販鹽為業。”

  這裡畢竟是臨安,沒有誰認得這孟飛是什麼人,官員也毫不在意,拿筆書寫妥當,又把報國券遞從櫃檯後遞了出來。

  “孟賢良,你看這造冊上你可是位列第一啊!”

  “謝過官人。”孟飛眼見這造冊不假,心中也甚是喜歡。要是自己的名字傳遞了上去,說不得多少會有些好處。

  孟飛接過報國券,仔細地數了一數,確定數目無誤,小心翼翼地從懷中取出《內部參考》夾在了其中。

  “哦,你自荊湖而來也買了這小報?”

  “在臨安城中聽聞此報,便買來一觀。這報國券之事還是從這小報上得知的。”

  “孟賢良有心了,今日臨安及周邊各州府都會張貼告示宣講報國券,這抗擊韃虜便有君所獻之力。還望孟賢良與各地商賈多多宣講這忠君愛國又能謀些利息的好事。”

  “這個自然是某應盡之事,多謝官人,某等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