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92章 討陸賊檄文


                 此刻的大都,忽必烈正在煩惱。他想不明白趙家小兒既然是死在了八思巴和趙賁亨手裡,為何這陸秀夫卻提前向他發起了攻擊,這不合常理。

  按宋人的慣例不是要各派系爭鬥許久,最後談好條件,然後再找個幌子登基的麼?

  讓八思巴做法厭勝奪魂的事情忽必烈肯定不能在大臣面前說的,這是自古以來都被視為極端邪惡的事情,會毀壞忽必烈偉光正的形象。

  而且這種事情傳出去對自己的統治不會有一絲好處,被人學了去對付自己那還了得?

  忽必烈叫來了安童,驅趕走了身邊的護衛,隨後開口說道:“八思巴國師臨死之前給我留下了血書,說是南朝的趙家小兒已經死了。可這南朝為何至今未亂,還提前了半年向我大元發起了進攻?”

  安童聽了大吃一驚,“國師死在大都城外,如何會知曉臨安之事?我大元派去臨安的探子無數,可從未有這般驚人的消息傳來。”

  忽必烈擺擺手,“這個你不用管,八思巴自然有八思巴的辦法,不然他如何做得了朕的國師。”

  安童乃是少有的天資聰慧,不然也不可能十幾歲就做上了怯薛軍之首。八思巴的死本來他就心存疑惑,那趙賁亨跑去燒了神廟的事情,怎麼看都覺得莫名其妙。

  此刻從忽必烈的口中一聽,便猜到了七八分。可這事情不能說破,只能裝作不知。

  安童開口問道:“陛下所言為真?”

  “那是自然,千真萬確之事。”忽必烈肯定地點了點頭,賀勝親自打探彙報的事情不可能出現捏造誇大。

  “那只有一種可能,我聞文天祥此人乃是南人中有名的忠義之士,那小皇帝身處宮中一應政令當是由陸秀夫大權獨攬。”

  安童一邊思考一邊回答:“南朝剛剛攻下了臨安此刻正是政局不穩之時。據我所知文天祥與陸秀夫不合,這水師的林保,統帥步騎兵的王其昌等等都是那趙昰一手提拔的,那江鉦恐怕也未必和陸秀夫一條心。”

  “若是那趙昰真的死了,如今臨安的那個恐怕是陸秀夫找來的替身。這替身總非長久之計,遲早是要被揭穿的,總是要找個趙家人坐上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