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444章 大宋西南


                 臨安這裡正趕在小滿芒種的農忙之前大搞愛國衛生運動,而一封捷報被送抵臨安。

  原來身在左右江的江璆,已經領兵進入了大理,途中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抵抗。

  根據原先制定的政策,江璆只是途經善闡(昆明),沿途勒令各部族首領土司前往大理進行會議。才被滅國不久的白蠻黑蠻似乎並不太買宋軍的賬,而且大多語言不通,溝通困難。

  於是被逼無奈的江璆只有請出火器來和他們講道理。等得子母炮炸掉了幾個寨子,子彈鑲嵌在了軀體之中,這些部族總算恢復理智,變得溫順異常了。

  朝廷既沒有在大理重新把段興智扶植起來的意思,也沒有要收復佔領為羈縻之地的意思。

  包括趙昰在內所有的人對於目前佔領雲貴地區沒有任何意願,只不過是來通知他們每年按時運送馬匹來左右江罷了。

  這和趙匡胤宋揮玉斧的典故有關係,當然更主要的是這地方現在弄下來不會有一點好處。文化習俗和中華大相徑庭,雲貴地區道路難行,可供耕種的田地又少,佔下來沒有任何油水。加之這裡的黑白蠻想要完全征服是非常困難的,這種事情留到以後再說了。

  所以江璆並未深入太遠,收攏了一些無主或是友情贈送的馬匹便退回了左右江。大宋對於南詔舊地依舊採取的是不交往、不互市、不佔領,也不接受臣服的政策。

  不比廣西南路的左右江地區,此刻的雲貴連成為羈縻之地的資格都沒有。以當時的生產力來說,這片土地除了能招募些不要工錢幹到死的力工,連吐蕃各部都比不上,對於大宋目前來說沒有價值。

  與其把兵力財力人力投入雲貴,還不如去佔領暹羅等地,實行殖民制度,建立種植園。投入少產出多,那才是明智之舉。

  南志友管轄的安南路如今形勢一片大好,從瓊崖搬遷去安南路的農戶們手中都握著道理,身後的駐軍更是道理充足。

  原先不服教化的黑皮猴子們已經脫胎換骨,成在轉變成積極向上的農業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