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490章 省試


                 這一次的科舉,無人不是拼盡全力,因為這一次科舉非同以往,幾個月前各種風聲已經傳遍了江南各地。

  大宋自瓊崖打回臨安,如今又收復了中原和燕雲甚至漠北,這各地的實缺太多了。加上到處都說朝廷以後不再會有冗官冗兵,一旦中了進士便可授以實際差遣。不再像以前那般,最差的一年才拿百十個銅錢。

  有實缺就是好事,哪怕從九品下的縣丞、主簿、司法、戶曹那也是好的,多少也吃上一份俸祿。

  更何況如今天下皆知,這官家雖然年幼卻是務實之人,只要好好幹,總也有機會做個京官。

  這些來臨安趕考的士子,若是說個個心中都有一腔為國為民的抱負那多少有些不切實際,但是弄個進士,為自己謀一份前程那是人人心中皆是如此。

  第一天的考試最為簡單,就是《史鏡》的考核,無非是誰在什麼時候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這些對於善於背誦記憶的貢生來說那是小菜一碟。

  但是最後一題:論荊國安石。

  這可讓考生們一下不知道如何下筆,並非大家不知道如何寫,而是太容易寫了。

  王安石早已經被定性,普遍的輿論就是王安石斷送了大江以北的大好河山,熙寧變法乃是自毀根基的源頭,王安石此人連追封的舒王都被奪了,此乃大宋第一奸臣也!

  這種明明蓋棺定論的東西為什麼還要拿來考?

  王安石的罪狀罄竹難書,這未免也太簡單了些。

  有人提筆疾書,從高宗所說的“自任己見,非毀前人”和“上誤神宗皇帝,天下之亂實兆與安石。”開始把大宋先丟了中原,再丟了江南的一切罪過全都扣到了早就死了的王安石頭上。

  王安石乃一小人奸相也。

  可有的人想看許久才動筆,因為熙寧變法其中一些至今依舊在使用,青苗法就被現在的官家重新啟用,用於幫助農民熬過春荒,只不過減少了利息,也設立巡查嚴防官吏伸手。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這個官家和朝廷一直在做土地國有的事情,王安石和神宗做不了的事情,被幾乎丟光了國土的趙昰給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