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500章 納賢


                 八月初一,未時兩刻。

  一個鹹淳六年的司戶參軍,一個原蒙韃的皂吏,兩個人拿著參軍二哥寫的舉薦書興致勃勃地走進了臨安城。

  吏部今日開始接受自薦和舉薦的人才,歷屆的登科進士、曾經在六部、四寺六監乃至各州軍府縣吃過俸祿的,或是頗有才學由官員舉薦的賢良都可以來吏部登記。

  排隊遞交推薦信和自薦信的人很多,輪到湖州來的兩人入內已經到了申時。

  “都水監主簿趙孟頒是……?”

  “正是家兄。”

  “趙孟頫,你是秦王后裔,又曾做過司戶參軍,當早些前來報效朝廷。”負責接待的吏部官員點了點頭,又看向了另一人。

  “高克恭,居於燕雲,大同人士。你這自薦書上說做過蒙韃的掾吏?”

  “正是,我自出生便在燕雲,上月始踏入這華夏錦繡之地,非是願為蒙韃做馬牛,實在是迫於無奈,望官人體諒。”

  “莫要在意。”吏部的官員微微一笑,“從金而蒙者眾,人人都避而不談,獨君把這區區掾吏都寫與紙上,真乃坦蕩蕩之君子。”

  “兩位先請回。這吏部侍郎還在路上,也許還要過兩日才到,這些終究是要遞交上官才能以作遴選答覆。”

  “敢問官人,這新任的吏部侍郎是哪位?”

  “你倆不買小報的麼?原瓊管安撫使趙大夫。”

  “謝過官人,我等告退。”

  投舉薦信的人絡繹不絕,有些距離遠些的,也都想到臨安做個京官,於是水陸兩路前來臨安謀出身的人在八月初二以後便更多了。

  這種大規模推舉制的機會錯過了也許以後也不會再有,哪怕是做個沒有品階的小吏也是好的,畢竟是在臨安,將來的機會更大些。

  那些中舉的進士也不過是做了個外放官,哪怕知州又如何,終究比不得京官。因為按宋朝慣例,只有京官才有遠大的前途。

  這些熱衷於混在臨安的未來官吏們如何會知道,在現在這個年輕皇帝的眼中,外放各地治理地方的官員才是他最在意的。

  未來的大宋權力中心,都會由這些始於微末的實幹官員組成。至於品階、京官這些,那還不是趙昰的一句話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