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餘李盼 作品

第32章 區別對待生隔閡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的熱鬧,有時候是表面的,因為血緣關係的紐帶,而不得不聚在一起,有時候有些親戚之間的情分真還不如一個鄰居,只可惜,在這傳統節日裡也不得不去熱情款待。累,真的是心累。

  八零後的我們成年後幾乎就沒有這個煩惱,對於任何一種關係,喜歡的,多聚,不喜歡的親戚連信息都懶得發,一輩子就幾十年,何必在那些不在意我們的人身上浪費時間呢?我們遵循一條做人原則:愛我者,我惜之,嫌我者,我棄之。

  可我們八零後父母這一代有太多的顧慮,她們永遠活在別人嘴裡,怕別人說自己不賢惠,怕別人說自己待人接物做得不夠好,怕別人說自己不孝順父母……蘭兒最常跟盼兒說的一句是:怕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被別人戳脊梁骨說沒教好。

  不聽話在那個年代幾乎就是個貶義詞,誰家的孩子要是被貼上了不聽話的標籤,別人就會說他是個壞孩子,忤逆父母,胡作非為,幾乎就認為這人長大後要蹲監獄了。

  殊不知,社會的進步就是因為下一代人不聽上一代人的話,否則,怎麼創新?怎麼進步?

  盼兒如果有不同的觀點,或者覺得不公平的情況下,她是不會選擇沉默的,她會據理力爭,經常會跟長輩之間辯論,而不會逆來順受。誰也別想拿聽話這兩字來道德綁架她。也因此,親戚都不會隨便說她,如果哪句話她不愛聽了,她會立馬頂回去。有時候蘭兒覺得不公平的事兒,在盼兒面前叨叨一下,盼兒立馬會出面替母親鳴不平。

  用盼兒奶奶的話說就是,這丫頭越大越不好惹了。

  大年初一這天,李奶奶的子女全部過來給她拜年了,李老頭給外孫子包了個紅包,給強子家豆豆包了個紅包,當然了,樂樂的紅包肯定是有的。盼兒見她們三個女孩沒有壓歲紅包,說爺爺奶奶偏心,爺爺不做任何解釋,當沒聽到。奶奶說:“因為你們長大了,所以沒有壓歲紅包了,樂樂和豆豆還小,所以給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