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一念 作品

第74章 若大將軍不棄,忠願拜大將軍為主


                 “啟稟大將軍,外邊有一大漢前來投,說是聞求賢令而來。”

  傳令兵匆匆來報。

  “文和先生真乃大才,這麼快就有人上門。”

  董曜正在府內與賈詡商議河東郡之事,他沒想到求賢令才發出去,就有人登門。

  既然敢來,想必不是那種碌碌平庸之輩。

  若此人沒什麼才能,壞了他的興致,那絕對有其好果汁吃!

  “大將軍唯才是舉,此求賢令震驚世人,詡怎敢居功。”

  賈詡微微搖頭,他只不過是動用了一下筆墨罷了。

  先前在長安任命的朝廷官員,不過是小打小鬧。

  這次的求賢令唯才是舉,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破格提拔。

  以往選擇官員,皆是舉孝廉,名額全部攥在了世家手中。

  普通百姓想要走上仕途,別說是這輩子,就是下下輩子也輪不到。

  現在不同了,董曜的一句唯才是舉,將徹底撕破世家豪族的臉皮。

  這一舉動,或許會讓司隸、涼州地方的世家豪族反感,甚至是出走。

  但豪族走了,比他們低一檔的寒門卻眼巴巴等著呢。

  甚至是再低一檔的良家子,尤其是六郡良家子。

  他們家庭出身尚好,可以識文斷字。

  此六郡,一度出現諸多名將。

  比如李廣,趙充國,以及甘延壽等等……

  曾經的漢武帝一手創建羽林軍,選擇士卒的基礎,便是以六郡良家子為標準。

  此六郡分別是涼州的天水、安定、隴西、北地、幷州的西河與上郡。

  六郡良家子董曜一人便佔了四郡,又虎視幷州兩郡。

  可以說董曜的背後有著充足的力量,即使世家豪族離開,依舊有人能補上他們的缺。

  董曜此時距離他那打壓世家的理想,已經非常的接近了。

  只要再緩和三年,一批忠於他的勢力也將會出現。

  “在長安時曜就和先生說過,要表奏陛下,加綬先生為太尉,不知先生考慮的如何了?”

  “詡無才無德,豈能擔當此大任,蔡邕更為合適。”

  “那就廷尉吧,這先生不能再推辭了吧?”

  “詡在此拜謝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