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觀洛陽 作品

第130章 送客!

“各位大人怎麼在今日有空光臨寒舍。”對主動出兵元蒼依舊抱有反對意見的凌霄文官們,在那日凌霄王府吃癟之後沒過多久依舊不死心的他們一起來到了是唐家人的林明風的府邸上,同為文人學者,企圖以此來拉攏林明風站隊勸說凌霄王不要主動出兵。

對於他們今日到來,林明風沒有絲毫意外,卻還是要裝作驚訝的樣子招待拜訪的文官,“各位大人今日拜訪林某不知是有何要事相商。”林明風滿臉帶著笑意,這讓這群起初還有些拘束的文官大人們放鬆了幾分,與他寒暄了幾句就在林明風的安排下一一落座。

“林大人您是王爺身邊的紅人,我們今日冒昧打擾就是希望您能再勸勸王爺不可主動發兵啊。”帶頭那人可謂是聲淚俱下,只不過林明風可不是光靠眼淚就可以打動的人,更何況主動出兵是他們已經認定好的主意,是不可能更改的,所以林明風果斷的搖頭回答道:“王爺的決斷可不是我等所能左右的啊,恕我無能為力。”

帶頭那人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還想再說些什麼話,卻被旁邊的人率先開口插嘴道:“這得來不易的和平才剛迎來幾年啊,此時主動出兵再起兵戈,苦的是百姓啊!”此話一出林明風的臉色也陰沉了下來,剛才的笑容瞬間就消失,沉聲質問道:“你在乎的究竟是百姓的安危,還是你官位的安危。”一句話便揭穿了那人的心思,更是毫不客氣的甩開帶頭那人的手,厭惡的呵責道:“你們都給我睜大你們的眼睛看看!邊境上每天都有我凌霄男兒戰死關外,正是因為關外沒有一天的太平才換來了你們安穩的日子。我不信你們看不到!”這群文官大老爺們被林明風罵的羞愧難當無地自容。

“元蒼梅洛只要成功結為同盟,各位大人就可以回去安排自己的後事了!”或許是覺得既然沒得商量那也不需要低聲下氣了。有不少人已經沒了一開始那種討好的表情轉而變成一副刻薄小人的嘴臉說道:“一派胡言!你們不過是為私自出兵找一個藉口罷了,我等已經聯名上書朝廷,勢要讓你們嘗一些苦頭!”

林明風不禁大笑起來,他被眼前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讀書人逗笑了,“凌霄王奉命節制陵州牧州新州全部兵馬,三州之地皆受凌霄王統轄,無論如何行事都是天經地義,各位大人可以回去告御狀了,林某不送了。”林明風厲聲下達逐客令,那群文官大人氣的吹鬍子瞪眼的卻拿林明風絲毫辦法沒有,只好灰溜溜的離開,一邊走還一邊咒罵林明風企圖挽回顏面。

這群人還未走遠,還能聽見他們罵罵咧咧的聲音,一個眼神冰冷的男人從林府內屋緩緩走出來,“都聽清楚了吧。”林明風拱手朝男人作揖,那人同樣雙手抱拳回禮,恭敬的尊稱了一聲林先生。

“這些人中不乏有朝廷安插在凌霄的探子,其餘的也基本是些迂腐書生或者貪圖享樂之人,於我凌霄未來百害而無一利。”林明風邊說邊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一直藏在內屋的那個男人心領神會,朝林明風笑笑便正大光明的踏出府門。

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與林明風同為唐家人,手中權柄甚至超過不少實權將領,掌管三州鎮安軍的吳峰,也是被凌霄王唐天明賦予監察一職的人。天明沒有三頭六臂更沒有火眼金睛,凌霄的所有官員全部都要在王府的監管下行使權力,所以吳峰就是凌霄王的眼睛。

吳峰麾下暗衛負責在暗中護衛所有凌霄核心人物,探子則是分插在所有凌霄官員的身邊,隨時彙報情況,以此來實行監管的職能。目的就是為了鞏固對凌霄的掌控,如今天下格局發生變化基本已經變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分別是帝權雲霄同盟,即將形成的梅洛元蒼同盟,以及被夾在中間的凌霄自成一體。表面上一片祥和實則背地裡暗潮湧動,凌霄三州如今作為兩大同盟的緩衝地帶,各方勢力都安插了不少的眼線和暗探在凌霄,這也就意味著三方的鬥爭已經不單單侷限於明面上的戰爭了,情報和諜子的對決也將變得重要起來。

天明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場情報戰的到來,所以早早就讓吳峰秘密組建了一支特別部隊,像毒蛇一般陰狠毒辣,捕獵的時候一擊斃命。他們不同於暗衛和探子,一個用於護衛一個用於打探情報,這支部隊存在的意義就是執行凌霄王暗中佈置的殺戮任務,是最純粹的殺人利器。

吳峰在林府的所見所聞很快就一字不差的傳入了天明這個凌霄王的耳朵裡,對此他只是淡然一笑,不過這麼多年生死與共的默契讓吳峰在他所敬仰的公子眼裡看出了凌冽的殺機,因為身處鬧市,車廂內還有兩位王妃在,所以吳峰沒有出聲,只是向天明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天明話鋒一轉開口說道:“毒蛇也該離巢覓食了。”吳峰心領神會,得到命令的他為了不打擾兩位王妃遊玩的雅興,不動聲色的便退下了。

待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一群不速之客開始悄悄登門。一身漆黑的夜行衣,腰間配有長刀一柄短刀數柄,揹負一架特製勁弩,不發出一絲聲響的靠近目標。他們一隊十二人,每個人都沒有姓名,皆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代號自稱,共有十隊人,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區分小隊代號,十隊人馬全部都得到了天明的命令集體出動,目標便是早上登門林府的那些官員了,十隊人正好對應十個目標。

隨著子的一聲令下,小隊開始行動。翻入各自目標的宅邸,小隊成員默契配合,悄無聲息的用長刀和勁弩解決了宅邸裡面所遇到的家丁和扈從。十二人結陣前行,任何可能出現敵人的角落都沒有放過,就這樣一路殺人直至到目標所在的屋外。隊長子做出幾個手勢,小隊十二人分散到目標所在的屋外各處就位,伴隨著子踹開房門作為進攻的信號,整支小隊集體攻入目標屋內,除了目標一人之外的所有閒人皆被勁弩射殺。

作為這場滅殺之戰的發起者,吳峰只是在遠處安靜的注視著,所有宅邸內發生的慘狀皆被他盡收眼底。與他所期望的結果差不多,九支小隊都輕鬆完成了任務將目標任務押出,只有其中甲隊的行動受阻,因為任務是所有小隊中難度最高的,相對的處理起來也更加費時間。

不過就算是這樣吳峰也根本不擔心會給目標反應逃跑的時間。任何一支小隊任何一位成員身上都配有號箭,一旦行動被發現引來了增援導致局面無法控制之時,小隊成員可以拉響號箭,三百全副武裝蓄勢待發的輕騎就將以最快的趕往目標地,將所有目標全部摧毀。

好在所有小隊都平安的完成了任務並且沒有引起什麼恐慌的將十個目標人物押出。親眼見到了所有小隊任務成功,吳峰也就悄悄的離開了,至於怎麼處理這十個人那就要由凌霄王來決斷了。

“你們的眼裡還有沒有王法!竟敢私抓朝廷命官!反了天了嗎你們!”關押他們的牢房裡不斷傳出諸如此類的話語,因為這支殺人隊伍從未在大眾面前亮過相而且這座地牢也是秘密建造的從未被人知曉,讓這群還沒看清賊寇長相就被抓到這個地方的文官大老爺們徹底慌了神。“任何企圖動搖我凌霄軍心的人,本宮絕對不會放過。”那間地下牢房外,一個身披白裘的女子怒視著那群哀嚎的官員們,鎮安軍統領吳峰親自為護衛在其身旁,再從那人的話語裡的自稱中便得知了眼前這人的身份。

這些被關在牢籠裡的官員們再次被嚇了一跳,齊齊跪下來求饒道:“下官拜見公主,公主萬福金安。”他們把頭重重的磕在地上,久久不敢抬頭。誰知那女子絲毫不買他們的賬,只是冷哼一聲道:“本宮是凌霄的王妃。”

“大軍出征在即,本宮絕不允許你們這群人壞了王爺的大事。若你們是個真正做到體恤百姓體察民情的好官,本宮尚且打算放過你們,可既然你們不過是那隻為自己官帽子的敗類,就別把百姓的安危冠冕堂皇的當作你們的藉口!王爺所思慮的,遠比你們這種人想得更多更遠。”他們停止哀嚎轉為面面相覷,他們確實是因為覺得朝廷未來削藩勢在必行,即便是這天底下手握最大權柄的異姓王也不能倖免,現在這樣不惜冒犯王的威嚴也要諫言阻止凌霄王出兵也不過是沽名釣譽,好在自己的仕途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他們在未來的官途上逆天改命。“一群只會吃喝嫖賭的廢物,本宮不信他們有這樣的腦子和膽子在有前車之鑑的情況下還敢上門諫言。就拜託你了吳將軍,一定問出幕後主使,生死不論!”

那女子轉頭向吳峰微笑並且施了一個萬福,受如此大禮的吳峰受寵若驚,急忙跪謝答道:“末將定不負王妃所託!”隨後他親自護送閆妙離開了這個陰暗的地牢直到凌霄王府門口才返身回去審問。

原本還在與天明一同相伴遊凌霄的閆妙,在見到吳峰親自上門彙報的時候她便意識到有大事情發生,在天明點頭允許的情況下,吳峰帶著她來到這鮮為人知的地牢內。這不禁讓一眾的唐家人都對閆妙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年關那日的議事廳內,她給了所有人一個震撼,如今更是親身下地牢,讓所有人都為之佩服。

凌霄王府的門口,一個熟悉的身影靜靜的等待著她的到來,那人緩緩走來輕輕的牽起她的手,“去地牢看過了,是不是覺得我很心狠手辣。”他面帶微笑語氣溫柔的看向她,親手為她提起背後拖地的斗篷。她卻有些如釋重負的回答道:“若是王爺沒有這樣做,臣妾反而會覺得失望。”

天明靜靜的看著她,嘴角忍不住上揚,默默等待下文。“藩王理政,重在一地安穩和百姓的安危。為王為將者,應有更遠的目光更強硬的手段,若是王爺擔心貪腐官員抱團對抗王府而對這些人一忍再忍,那臣妾就真該思慮一下不遠千里嫁到凌霄的這個決定是否正確。這些貪吏早已被利益燻心根本看不到王爺出兵背後的緣由,他們所犯的罪足以斬了他們的腦袋,空出的位置,自然有真正的能者後來居之。”

天明笑了笑,忍不住打趣道:“我有自己的私心。”閆妙卻毫不在意的搖頭答道:“史書上只會記載王爺出兵最後破壞元蒼梅洛的聯盟,凌霄鐵騎平定草原,至於王爺中途去接回一名情投意合的愛慕女子,對於百姓而言又算得上什麼呢?”閆妙面帶微笑沖天明眨了眨眼睛。“朝廷不會同意的。”天明搖頭,他其實並不在意朝廷的看法,只不過閆妙除了是凌霄的正妃之外還是帝權朝廷的文嫻公主,所以還是要和她好好商量徵得她的同意避免她夾在雙方之間難做。

“藩王節制邊境兵馬,衛國戍邊本就是王爺的責任,正所謂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朝廷即便要阻止也是師出無名。”閆妙對天明的顧慮當然心知肚明。“臣妾很高興王爺能替我著想,所以請王爺放心去做吧,臣妾定會全力支持王爺。”

兩人肩並肩一起跨過門檻,閆妙越是善解人意天明就越是心裡多幾分對她的愧疚,閆妙看穿了天明的心思,悄悄牽起天明的手暗暗用力,當天明看過來的時候她也只是報以微笑,這就是她對天明所做決定的支持。

凌霄出兵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帝權朝廷方面部分人真的相信手握重兵的凌霄王要衝冠一怒為紅顏,為此那些一直保持中立的官員對凌霄王的風評急轉而下。只有真正關心北方戰事的人才能發現,凌霄王此舉是想要出兵主動瓦解元蒼和梅洛皇子的聯盟。身在朝堂不免要猜測君心,顯然凌霄王的計劃安排與皇帝陛下的謀劃相悖,為了能讓自己仕途上有更好的發展,所以不斷的在朝堂之上落井下石,十幾名大臣聯名上書狀告凌霄王。

“天下平定百姓安居樂業,凌霄王此時興兵會打破得來不易的和平啊,陛下!”這幾個人無一不是被閆明看重委以大任的重臣,作為皇帝心腹,他們自然要主動為效忠的皇帝排憂解難,由他們主動站出來提出阻止凌霄王出兵,煽動群臣彈劾凌霄王,此舉正中閆明下懷。

閆明想要的就是如今的這個局面,如今帝權國力蒸蒸日上離不開凌霄王唐天明率領一眾唐家將駐守邊關的功勞,閆明就不能將帝權閆家和凌霄唐家之間那層表面上的窗戶紙捅破。理由很簡單,閆明之所以隱忍那麼多年不惜養虎為患放任魏全在朝中作亂,為的就是為後世留下一個好的名聲,所以此時,他同樣不想擔上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惡名,更不想以此寒了天下民心,因而出此下策。

在一眾心腹的帶動下,群臣紛紛跪地請求皇帝下旨阻止凌霄王出兵,為了順從民意,閆明終於要張嘴講話,勉為其難的說道:“下旨傳令西陵王領親兵北上,阻止凌霄王出兵元蒼。”

閆明這場自己完全置身事外的局已經成功布下,最後的結果對他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閆明從當初唐天明無妄城外借兵一事到率兵南下發動兵變再到封王凌霄以鐵腕鎮壓三州中就看得出來,唐天明絕不是一個會乖乖聽旨罷兵的人物,就算這一場局沒有辦法快速促成削藩收攏兵權,但也會將兩人之間所締結的情誼全部消耗殆盡,之後也就有了把柄來整治凌霄了。

“西陵王難道忘記了陛下定的規矩了?”凌霄王唐天明手握韁繩,親自策馬攔在了陵州邊境。僅是一個照面就給西陵軍卒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凌霄王不愧是身下有十幾萬亡魂的殺神,僅僅是他一人身上所散發出的氣勢就震懾住了數千西陵軍。西陵王閆磊從隊伍中單騎出列,朝著攔路的那人喊話道:“陛下口諭!天下初定百廢待興,邊境不可再起兵戈,當順從民意休養生息。”

宣讀完皇帝口諭,西陵王閆磊就開始驅馬向前走,身後親軍隊伍也開始移動。只不過那單騎立於邊境之上的凌霄王絲毫沒有想要讓路的意思。“本王自有打算,西陵王請回吧。”為人臣子卻說出如此大不敬的話,讓西陵軍卒都感受到了凌霄王的囂張跋扈,西陵王閆磊只是露出一個不懷好意的笑容,厲聲質問道:“凌霄王這是要抗旨不成?”

西陵王率軍步步緊逼,凌霄王卻巍然矗立在那裡,冷漠的注視眼前的一切,右手拔刀,一言不發。單刀單騎獨自面對千軍萬馬不退一步,如此荒謬的場面讓西陵王有了火氣,一手猛然抽劍高舉指天,“起矛!”

忽然間,大地開始劇烈顫抖,捲起滾滾黃沙。待到煙塵散去,被遮蔽的視線開始恢復,只見一支全副武裝的騎軍,出現在那凌霄王的身後,強烈的壓迫感讓西陵王親軍中的所有人的心跳和呼吸都開始加快。

對上了整日裡都生活在殺戮中的凌霄邊軍,即便是同樣從靖難戰役中出來的西陵王親軍也會心生恐懼。兩軍對立,凌霄王和他身後的邊軍讓有旨意傍身的閆磊如今也不敢輕舉妄動的前進一步。就兩軍裝備而言,凌霄邊軍這皆是可以稱為人馬具甲的鐵騎,手持長矛揹負特製凌霄騎弩腰佩凌霄戰刀,如此豪華的配置讓西陵軍一方黯然失色,徹底失去光芒。

眼前這一幕,閆磊也不禁後背發涼,即便他是皇子親王,是帝權的西陵王,更帶有皇帝的旨意,可即便如此又如何呢?那單騎就敢面對自己千軍萬馬的凌霄王的眼神裡,透出寒涼的殺意,若是真敢踏入陵州一步,凌霄王或許真的敢動手殺了自己。戰力不算出色的西陵王親軍對上久經沙場的王者之師,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替本王送西陵王回燕州。”眼見來犯之人的膽氣已經徹底被嚇破,唐天明也不在此多做停留,調轉馬頭緩步向軍陣中走去,那支全副武裝的無雙騎軍自覺整齊的從中間讓出一條道路來,凌霄王單人單騎就這樣消失在了人群中。

沉默了好一會的西陵王閆磊依舊心存僥倖,見凌霄王調轉馬頭離去,心中的那團火又開始燒了起來,抬手就要下令親軍前進。此時對面那支無雙騎軍中兩騎緩緩走出,逐漸走到剛才凌霄王的位置後面,分別是陵州邊軍主帥鄭鋒庭和陵州將軍石銅毅。“本將奉王爺命令,送西陵王返回燕州。”面對親王領兵還能如此狂妄的人不多,鄭鋒庭絕對算一個。一旁的石銅毅就不同於鄭鋒庭那般,平淡的開口說道:“末將和鄭將軍奉命送西陵王回府,還請大人見諒。”雖然這個石銅毅沒有像鄭鋒庭那樣狂妄到目中無人,言辭也更禮貌一點,但也僅限一點而已,顯然也是沒有太將自己這個西陵王看在眼裡。

“你們凌霄的人竟如此跋扈,連本王都敢不放在眼裡嗎?!”閆磊的聲音和語氣明顯都充滿了怒氣,只是接下來的一幕讓他有了那麼一瞬間徹底慌了神。一支目測人數近兩萬人的鐵騎踏風而至,激起的飛塵幾乎已是到達了遮天蔽日的程度,那整齊且沉重的馬蹄聲徹底摧毀了西陵王閆磊企圖再次前進的想法。

兩位凌霄將領驅馬來到西陵軍前方,石銅毅抬手做了個請的手勢,面帶微笑朝閆磊說道:“請回吧,大人,我等將會在身旁護送,直至大人安全回到燕州。”

恆安五年正月,凌霄王拒絕帝權皇帝下達的停戰旨意,陵州邊境上,凌霄調動數萬鐵騎使得西陵王和其親軍還未踏入陵州一步就被恥辱的驅逐百里,天下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