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公 作品

第42章 螺旋槳的“進化史”

 宋齊魯也暗自咋舌,老沈這也算是“活久見”了啊。 

 對於古代明輪船,宋齊魯多少也有些瞭解。 

 相比較而言,明輪個頭比較大且笨重。 

 此外,明輪只能在船的兩邊平衡對稱的佈置,不僅工程量大,成本也高,操作也複雜,耗費人力也多。 

 最重要一點,這玩意兒只適合跑“靜水區”,不適合在海上用…… 

 因為人力有窮時,跟海浪比起來,再多人踏也是枉然。 

 而且如果趕上大風大浪的天氣,一個逆浪打過來,對於船倉內踏板的工人來講太過危險。 

 “老沈,你的擔憂也是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全對。對於你說的螺旋槳的問題,其實只要調整槳葉的傾斜角度,我們就能獲得一定的螺距,也就是螺旋將轉一圈,所能向前推進的距離。” 

 宋齊魯邊在旁邊畫了一張草圖,邊解釋道。 

 “而且螺旋槳在水裡比明輪的阻力要小的多,機械效率更高。通俗點講就是說同樣吃兩個饅頭,用明輪只能幹一個饅頭的活,其他的力氣都浪費了。而用螺旋槳則能幹一個半饅頭的活,就是這麼回事兒。” 

 雖然此時的沈富貴還是將信將疑,但有救生艇的“前車之鑑”在那裡,所以他也不敢斷言宋齊魯說的就一定是錯的。 

 按捺不住內心的火熱,隨意吃了兩口三寶送過來的飯菜,就又打發三寶去把船隊裡的木匠老鄭頭和鐵匠張鐵錘給找來。 

 他又開始和宋齊魯兩個人討論起,關於這套螺旋槳系統該怎麼更加完善的問題。 

 沒一會兒,三寶就把老鄭頭和張鐵錘兩個人領進了屋。 

 二人看到沈富貴精神奕奕,已經完全沒有了前兩天躺在床上病懨懨的樣子,紛紛向前恭喜沈富貴。 

 沈富貴也抱拳表示感謝,並且把宋齊魯隆重的介紹給二人。 

 然後廢話也不多說,立馬把宋齊魯畫的圖紙拍在桌子上。 

 自己又對著二人解釋了一通,問能不能依樣造出來。 

 二人斟酌了一會回答道,造是能造出來,關鍵得看要用什麼材料,還有精度要求多少。 

 沈富貴轉過頭看了一眼宋齊魯,示意問你呢。 

 宋齊魯拿起圖紙連忙說道。 

 “螺旋槳要用熟鐵鍛打,最好是槳葉可以拆卸的,這樣如果損壞的話,方便更換。” 

 又扭頭對木匠老鄭頭說道。 

 “直杆除了要求直,再就是要結實。可以在木杆表面纏繞麻繩,來防止縱向開裂,其他沒什麼要求。” 

 隨之又對張鐵錘說。 

 “直杆頂部的錐形斜齒輪因為比較小,要求強度高,所以最好是鑄造的。絞盤也要做成可以方便拆卸,以便於後期更換易損件。” 

 “至於絞盤下方的錐形斜齒輪盤,如果鑄造難度太大的話,可以考慮用木材加工,然後在齒輪的地方包裹鐵皮,這樣來減少齒輪磨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