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紅纏 作品

第178章 所謂臥底

 他想到了一個以前曾在電視上看到過,並且也曾在現實生活中接觸過的同名遊戲:

 誰是臥底。

 這個遊戲的規則很簡單,首先由裁判準備兩個意思相近的詞,其中一個詞數量很多,另一個詞只有一個,然後將帶有詞的紙條分發給玩家。這樣一來,有一位玩家拿到的詞和其餘所有人不一樣,他便是這場遊戲的“臥底”。

 比如,六人遊戲,其中五人拿到的詞都是「可樂」,第六人拿到了「雪碧」,那麼這個拿到了「雪碧」詞條的玩家就是臥底。

 接下來,大家會按照順序進行發言。每輪發言過後,所有玩家都必須要進行投票,得票最多的玩家將遭到淘汰。

 在一定輪次內,如果正常玩家成功淘汰臥底玩家,那麼正常玩家獲勝;如果一定輪次內臥底玩家仍然沒有被投票出局,那麼臥底玩家獲勝。

 這是一個規則簡單而且可以隨時開始的團建小遊戲,而且和這場遊戲有一定相似之處——

 正因為此,帶給了林朔一些啟發。

 他在想,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與之前鬼樓副本中的情況類似,其實真正的目標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那個臥底?

 之前,他從未往這方面去想。因為他拿到的卡牌1上分明寫了三個大字:非臥底。

 所以,他一直都在以非臥底的視角來觀察、審視這場遊戲。

 但如果,自己就是臥底呢?

 一隻狗身處於人類中,身為人群中唯一的狗,它自然是異類;一名人類身處於狗群中,身為狗群中的唯一的人,人就變成了異類。

 如果說,其餘所有玩家拿到卡牌的牌面都是「臥底」,而只有自己的牌面是「非臥底」,這種情況下,自己不就相當於這個異類嗎!

 自己,才是真正的臥底?

 當然,這種解釋雖然有道理,但也確實存在歧義,因為其他玩家的牌面是臥底,可以用兩種解釋…是嗎?

 再次審視規則,可以發現規則中提到的「臥底」只有一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抽中「臥底」牌的玩家才是真臥底的話,豈非有五位臥底?這明顯與規則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