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的狐狸 作品

第155章 三英戰呂布 上

 蒙君知遇之恩,今已償還,當離去.... 

 武安國離去的消息,第二日便傳遍整個軍營,公孫瓚等人皆感到可惜,不過他們倒是能理解武安國的選擇,畢竟對於他們而言,武安國的做法他倒是也能理解,換做是他們,亦是會選擇和武安國一樣的做法。 

 只是身為武安國主公的孔融一直沉默不語,面上無任何的神情波動,良久後,孔融輕輕嘆了一口氣言道:“人各有志強求不得。” 

 孔融本來想著回到北海之中善待武安國,至少給武安國一官半職可以讓武安國養老,但是武安國如今無聲無息離去,孔融也感到莫名的惆悵,這些武人的驕傲,他不懂,甚至對於他而言,他孔融亦是不願意去懂這些東西。 

 “諸位,今日某願為先鋒,諸位在後策應!” 

 良久後,營帳內,公孫瓚面色凝重的朝著喬瑁等人言道,如今在座的眾人中,能有先鋒之力者唯獨他公孫瓚,他心中雖懼呂布之威,但是公孫瓚對於自己縱橫邊疆的白馬義從亦是相當有信心,他雖個人不敵呂布,但是他的白馬義從定能擊敗呂布所率領的鐵騎! 

 “伯珪兄大義!” 

 張邈等人看向公孫瓚的眼神瞬間變得不同,一時間肅然起敬,有這樣捨己為人的做法,可以說是天下少有,一時間,這些人對於公孫瓚的想法瞬間有些改變,公孫瓚在幽州的名聲他們早就有所耳聞,如今看來傳聞大多有錯,這等大義之輩,豈能是傳聞中的暴虐無道之徒! 

 定下來基調之後,公孫瓚昂首挺胸的走出營帳,昨夜經過一夜的細雨,次日早上雖然太陽昇起,暖和的陽光照耀在大地上,但是這風中依舊夾帶著些許的冷意,風中的冷意讓公孫瓚不由的清醒了一下,隨之額頭上的冷汗直流,他忽然忘記了一個事情,就是縱然他對自己的白馬義從有著絕地的自信,但是他個人的武力如何可以和呂布媲美乎? 

 縱然白馬義從勝了呂布麾下的幷州鐵騎,他公孫瓚卻命喪黃泉,這樣又有何意義乎? 

 想到此處,公孫瓚不由的有些後悔了,但是男子漢大丈夫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公孫瓚只能硬著頭皮按照他營帳中對張邈等人承諾的那般去行事,適應了風中的冷意,暖洋洋的太陽光灑落在公孫瓚身上,公孫瓚打了一個激靈,腦海中靈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遂朝著劉備的營帳的位置走去。 

 營帳內 

 劉備面帶愁容,他一直記得陳煜當日在宛城和他所言。 

 ‘君雖為中山靖王之後,然已過數百載,又有幾人記得,君欲成大事,匡扶漢室,當需立名,待君名傳天下時,自有人因君之名、君之身份投效於君麾下。’ 

 當日在涿郡時,劉備向公孫瓚要來三千兵馬的目的也正因為如此,只是老天爺似乎看他不順眼,一直不曾給他過機會。 

 劉備亦是明白如同袁氏兄弟對自己的成見極深,極為看不起自己,是不會給自己機會的。 

 然而就在劉備憂慮之時,卻見公孫瓚急匆匆的走了進來,走進營帳內,見到坐在主位上的劉備後,輕言道:“玄德。” 

 一聲玄德直接把劉備從憂慮中拉了回來,待見到來人正是公孫瓚的時候,劉備略微感到些許的詫異,他不明白此行公孫瓚來的目的是什麼,遂朝公孫瓚拱手作揖道:“使君。” 

 有他人在時,劉備則以官職相稱,畢竟公孫瓚乃是劉備的上司,遂公孫瓚輕咳一聲後便把自己此行的目的說了出來,亦是把自己的擔憂給說了出來,見關羽、張飛二人眼中依舊是輕視之色時,公孫瓚面色凝重道:“雲長、翼德莫要小覷了他呂布,呂布之勇,瓚平生罕見。” 

 聞言,關羽、張飛二人訝異的看了一眼公孫瓚,他們在劉備手下效命自然等同於在公孫瓚手下效命,他們兄弟二人實力如何,他公孫瓚是心中有數的,但是明知如此時,還是能從公孫瓚口中聽到這句話,關羽、張飛皆認真的回應道:“使君放心,由吾等兄弟在此,定不會讓使君遭到呂布這廝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