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可刀 作品

第37章 爭分奪秒,耗心力為國為家

 大商文武的治世能力,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強的。 

 但事情是有慣性的,大商朝堂雖有改變,但在殷受眼中卻是微乎其微,全然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得已之下,只能親自下場,而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那便是明君就真特麼不是人乾的。 

 讓他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牽一髮而動全身。 

 社會發展需要人,他便令各方諸侯擴大征伐,所擄夷狄盡入朝歌。 

 大量俘虜湧入,直接需要面對的,便是治安環境的極速下降,以及糧食的大量消耗。 

 朝堂之上開始爭吵不休,逐漸失勢的貞人集團心有不甘,四處宣揚“化夷狄為民”不合天道,用之祭天更為合適。 

 其以“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的理論,拉攏了叔父箕子與長兄微子,在朝會中直接發難,希望可以恢復祖制。 

 祭祀之事倒還好說,畢竟禮敬天地祖先,可以讓國民在心理上有個寄託,殷受對此還是可以接受的。 

 讓他對之牴觸的,是十日便國祭一次的惱人頻率,和崇尚活人獻祭的惡習。 

 尤其是其中的“長子獻祭”,更是讓他難以接受。 

 老實說就衝這一點,哪怕是國祭有萬般好處,殷受也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摒棄。 

 可如今矛盾已現,若不願妥協,便只能解決外來人口暴增所帶來的問題。 

 殷受無奈拉著聞太師做背書,親自下場解決治安與糧食問題。 

 治安方面新增了警務局,其直屬國防部,人員從士兵中擇取,只是選取標準很是奇特…… 

 油滑的不要,一根筋優先! 

 殷受的決定很見效,這些一根筋只知律法,完全不看身份高低,很快便整肅了市面上的混亂局面。 

 不過十日,城北監牢便滿員了,堪稱上古時代第一次嚴打。 

 而僅僅抓捕是不夠的,在大商想要給人定罪,證據也是需要的,那些作惡時直接被捕的還好,被舉報的可就不那麼老實了。 

 在沒有天網的時代,想要證據何其難也。 

 這便只能苦了聞太師了,額頭的豎眼整整五日就沒有閉上過,尤其是一招溯源之法,可以說是情景再現。 

 殷受大開眼界的同時,心中也是惴惴…… 

 無比珍貴的法力,用來應對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老人家會不會認為不值得。 

 不料聞太師卻沒有半分著惱,看向殷受的目光中滿是欣賞之意。 

 原來老人家,可以說是出道即巔峰,對於所謂的民間百態,並不十分了解,對於人性的理解流於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