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怕涼 作品

第239章 242魏徵家的破房子

 永興坊挨著皇城邊

 尚書左丞魏徵家就在這

 一路上一幫二世祖七嘴八舌給傾城介紹魏徵的事蹟,尤其是直言敢諫已經數次氣惱聖人了

 到了地方,給傾城一指

 “這裡?”

 “昂,是的”

 魏徵向來節約,家裡很寒酸,連正房都沒有,就幾間破房子,有一個還是草頂的房子。外加一草棚當亭子

 “這也,太?”傾城皺皺眉

 魏徵家太一目瞭然了,人家是高高的院牆,魏徵家可好,半人高的土牆,是個人都能跳進去,典型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魏老雖為尚書左丞,正四品大員,可他家風簡譜,故如此”

 看著那倆破破爛爛的木頭板子當大門,傾城很懷疑起風給颳倒

 唐代私人宅邸大門上是沒匾額的,寺廟道館才會有

 有品級的會在大門兩側列戟。

 魏徵品級不到,所以門口光禿禿的

 皇帝和各級官員都會在門前放置若干杆戟,以此象徵自己的地位,這種放在門口的戟被稱為門戟。按唐朝制度,官,階,勳均在三品以上者方可列戟,不同級別的官員被允許列戟的數目也不同

 禁止百姓擁有的都是軍隊的制式裝備。這麼做有兩個原因,一是制式裝備往往殺傷力較大;二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戰法,軍隊的制式裝備就是為了當時的戰術而存在的,老百姓要造反,戰術上也脫離不了時代的限制。在晉朝,私藏戟是死罪。

 而唐朝就不一樣了,唐朝政府禁止民間持有馬槊和甲冑,卻沒有專門禁止持有戟,原因便是在當時,戟已經是不常見的武器了

 《新唐書·百官志》中詳細記載了皇宮和各級官員官署的列戟數量。其中宗廟、社、宮、殿一類的門前為24支,東宮門前為18支,一品官員官署前16支,二品官員、京兆尹、河南尹、太原尹、大都督、大都護的官署前14支,三品官員、上都督、中都督、上都護、上州官署前12支,下都督、中州、下州官署前之門10支。參《列戟圖》

 官員的家裡大門有牌匾,上頭寫是宅,而不是府,現在魏徵家門頭上匾額就寫了:魏宅二字

 影視劇裡鰲拜家的匾額居然是“鰲府”,和珅家叫和府。那就是胡扯的!就看個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