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如今在韶州立足,謝梔不用再將畫放在畫館,與各個掌櫃分紅,她靠雲意這個雅號,單單坐在家中,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上門求畫。

 其實想想,她畫藝最精進的幾年,卻是離開裴渡後,帶著一家子四處遊歷的幾年。

 深宅大院、坐井觀天,在那金絲籠中,能作出什麼好畫來?

 唯有行於山水之間,才勘得畫藝真諦。

 謝梔看著扎著三個小鬏的灌灌,他整日無憂無慮,最大的煩惱便是怕隔壁譚家小郎君不和他玩。

 倘若他身在侯府,真能如此無憂無慮嗎?

 謝梔想,她不後悔當初的決定,如今這樣的生活,正是她想要的。

 而裴渡,如今應當位極人臣,有一位賢惠、能將家中庶務打理得整整齊齊的妻子,或許應該也有了孩子。

 而她,只是一段過往罷了,如此,對二人來說,便是最好的結局。

 “阿孃,爹十年後,真的會從這木雕裡跳出來嗎?”

 灌灌童真的聲音忽然響起,謝梔從回憶中抽神,眼神微訝一下,從床上下來,拍拍他的肩道:

 “自然啦,等你長大就會看見了。”

 謝梔可不想讓灌灌以為自己是沒爹的孩子,從小自卑著長大,故而便讓昌平買了木雕,給灌灌編個故事。

 等他長大了,自然便會知道,屆時……屆時就說他爹沒了吧。

 “把你爹收好,出去用早膳吧。”

 ……

 待到飲完雄黃酒,許嬤嬤給灌灌繫上長命縷,一行四人出了門,往城中的龍躍河而去。

 龍躍河旁早已匯聚上萬人,鑼鼓喧天,幾乎要震破耳膜。

 許嬤嬤去州橋下張家食肆給灌灌買了粽子,走到石欄旁,對三人囑咐:

 “這兒人多,娘子可別走散了,昌平,把灌灌看好啊。”

 昌平被買回來的時候只有十二歲,瘦瘦小小一個,這兩年個子竄得快,一下人高馬大的,灌灌坐在他的脖子上,興奮地看著底下赤著膀子划龍舟的水手:

 “咱們再近點!”

 人聲沸騰,河面奔湧,龍舟競渡,此乃南方盛景,而北方劃旱舟、舞龍船,亦是熱火朝天。

 河北道,幽州。

 端午之日,城中熱鬧非凡,摩肩接踵,一黃門中官坐於車內,掀簾看向四周,讚道:

 “裴大人在此為官三年,修築河堤、發展淤灌,這一路行來,如今的河北道,已然不是當初災民遍野之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