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熠熠 作品

第六十五章 董掌櫃,你還真是不太行

 “鑑定高古玉最直接的就是看沁色。”

 周鵬指著顯示器上出現的畫面說道:“水坑的玉器灰皮雖然厚,但其下必然有沁色,既然有沁色就肯定有過度,畢竟這是自然界各種元素與玉器本身的一種物質互換的過程。”

 “瞧瞧這個位置,無論灰皮又或者是下面的沁色,全都是非常死板,典型的人工染色。”

 古玉的沁色分為生坑沁色和熟坑沁色。

 但不論哪一種沁色都有自然的延伸和過度,因為這是個緩慢的過程。

 重沁的地方就是起始位置,看著過度的地方則是正在逐漸被沁所侵蝕的位置,這是個必然現象,憑人工根本改變不了。

 而畫面中的灰皮邊緣雖然不規則,但沒有任何延伸的跡象,就好像油漆刷上去,刷到哪就在哪停。

 但這種現象是非常細微的,現在的人工染色可以做到非常接近,但比之真品終究還是差了少許,這時就得看個人經驗和眼力了。

 “是這樣嗎?”雖然相信周鵬,但宋如冰還是下意識看向了董寶山,希望他能給出解答。

 “憑沁色就否定全部,太魯莽了!有些古玉就是讓人分辨不得,這在書中早有記載!”董寶山臉色黑了下來,卻不肯承認。

 “還嘴硬是吧。”

 周鵬嘿嘿一笑,又拿來劍璏用放大鏡觀察著:“既然如此,那就讓你徹底的無話可說。”

 “看這個劍彘,沁色也是呆板毫無變化,並且在工痕方面疑點同樣很重。”

 “看這個位置,有很明顯的電動工具痕,直接一刀就劃了過去,請問古代有這麼便捷快速的工具嗎?”

 玉器上的工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鑑定點。

 古代工匠生產力低下,他們沒有電鑽電刀的來切削打磨,憑的只是笨拙的人工琢玉工具,所以和現在的工痕有著明顯的差別。

 現在的人為了作假,雖然想盡了辦法去模仿,但即便做的再像真的也會有差異,總能被找出。

 董寶山就算再怎麼想狡辯也在此刻無話可說。

 畢竟工痕已經是無可抵賴的重點,哪怕說破大天,古代也不可能有電動工具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