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軌跡

 蔡邕暗自思索,他此時無處可去,去雒陽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既然如此,老夫就去雒陽,能在大漢二百年帝都,了此殘生,也算一大幸事。” 

 “主公交待,若蔡公願意去雒陽,並不讓蔡公無所事事,而是有一個重要的任務,讓蔡公來完成。” 

 “皇叔有活命之恩,既然皇叔有交代,老夫必盡全力。敢問將軍,不知是何事?” 

 “修史。” 

 這兩個字一出口,蔡邕臉上滿是紅暈。 

 激動的神色無以言表。 

 他能活的性命,已經是得到劉隅天大的恩賜。經歷這件事後,他雖然對於修史一事,有些不甘,也只能默默埋在心裡。 

 如今聽劉隅的意思,竟然還想讓自己修史,這個消息,對於蔡邕來說,就像平靜的湖面上投入一塊石頭,瞬間讓湖水充滿漣漪。 

 能夠修成漢史,是他此生的願望。自己不但活命,還能完成願望,讓他如何不激動。 

 “皇叔考慮如此周到,老夫感激涕零。” 

 見蔡邕答應,陳到繼續對接下來的路程進行了部署。 

 他們一路向前,先路過雒陽,讓蔡邕留在雒陽城,然後他帶著蔡文姬繼續去陳留。 

 把空棺葬在陳留後,蔡文姬還需要留下來守孝。 

 “主公說了,不論蔡公隱姓埋名,還是小姐守孝,都不會太久。多則半年,少則三個月,主公必為蔡公恢復名譽。” 

 對於劉隅的交代,蔡邕深信不疑,從這一路走來,他早已經確定,劉隅之才,高深難測,假以時日,必然前途無量。 

 董卓死後,王允暫時掌握權柄,可從目前他的行事看,必不能長久。 

 等到劉隅掌握權柄之後,他自然不需要在隱姓埋名。 

 …… 

 …… 

 從蔡邕的屍體離開長安城後,這件事情就暫時告一段落。 

 王允在這件事展現出的強硬手段,讓朝臣都暗暗心驚。 

 他們此時大多數人,都已經明白了王允的用意。 

 立威,新官上任三把火,誰也不想燒到自己身上。 

 朝廷上出奇的平靜,王允下達的命令很快得到了執行。